對於非感染性白帶病的治療,須及時祛除其誘因;而在白帶異常中佔盡大多數的感染性疾患,則要針對其類型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
感染性白帶病的治療用藥
滴蟲性陰道炎此類白帶病最為參見,外陰部瘙癢並有刺痛,甚至感覺有爬蟲感,白帶量顯著增多,帶有白色泡沫與酸臭味。可選用滅滴靈(甲硝唑)片,逐日服3次,每次200毫克。
黴菌性陰道炎外陰部劇癢難忍,陰道刺痛,白帶多,呈豆腐渣樣或凝乳狀。可用制黴菌素栓劑(1萬單位),每晚次塞進陰道,10天為一療程。
細菌性陰道炎白帶色黃量多,有臭味,伴有外陰部紅腫''''灼痛及尿頻、尿急、尿痛。可用增效聯磺片,每次服兩片,逐日3次;或先鋒V號,每次1克,逐日2-3次,7天為一個療程。
白帶病的中藥治療
白帶病中醫稱為帶下證,主要根據發病原因分型施治。
脾虛型帶下色白,無臭味,患者胸悶乏力,食慾減退,大使稀,舌苔白。宜採用健脾化濕的中藥治療,如愈帶丸''''每次15克,逐日兩次;或人參回脾丸,每次1丸,逐日3次。
濕熱型帶下色黃、黏稠,有臭味小便黃赤,舌苔黃。宜採用清熱化濕的中藥治療,如治帶片,每次5片''''逐日3次:或二妙散,每次10克,逐日兩次。
肝火型帶下色黃量多,陰部搔癢,灼熱刺痛,口乾舌燥,舌紅苔黃。宜採用清熱瀉肝法治療,如苦膽草片,每次5片,逐日3次;或龍膽瀉肝丸,每次15克,逐日3次。
腎虛型帶下淡薄色談,腰酸肢軟,怕冷便溏,舌質淡白。宜採用溫補腎陽的中藥治療,如金匱腎氣丸,每次1丸,逐日3次。
此外,對於症狀稍微的帶下症患者,也可選用民間的一些驗方治療:
1.白果10枚,搗碎,用煮沸的豆漿沖服,逐日1次。
2.白扁豆花15克煎服,逐日1次。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