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心理學表明,如果一個人需要不停地吃東西,證明了他內心是空虛和寂寞的,缺少他人的關心和愛,因此需要用食物來填充。而《Frieds》里的心理醫生Roger對失戀狂吃餅干的Monica說,「Don't eat too much,remember,this is food ,not love.」吃了再多的零食,得到的卻不是愛情。一段叫做《愛情零食》的視頻最近在網上廣泛流傳,我早已經過了愛做夢的年齡,多年不看這種年輕人的愛情故事,但是看完之後,被感動得滿面淚流。雖然愛情像是美夢一般的脆弱和簡短,可是卻依然讓人鍥而不舍的追求。
不由想起那個曾經送我零食的男孩。大學的時候,學校食堂里的飯總是讓人覺得難以下咽,我總是用一些3+2餅干、德芙、開心果之類的當飯吃,也會慷慨的分給大家,宿舍的里姐妹都管我叫小老鼠,因為總是听見我咯咯吱吱的吃著東西,嘴巴幾乎不得閑。上課的時候,听得乏味無聊或者津津有味的時候,也會隨手翻出點兒吃的來,我很喜歡嘴里嚼著東西的感覺,仿佛塞滿了幸福。
不過總不會那麼幸運,有次上一個快要80的老教授的課,我吃開心果,總是稍微有點兒聲音,被老教授听到到,一個粉筆頭擲了過來,砸在了我後排男生的頭上,教授怒喝一聲「在那嘎嘎吃東西的同學,請站起來,到最後一排听課!」當時大教室里一百多號人,我正在做激烈的思想斗爭,心想這下要出名了,雖然是很不光彩,可是一回頭,那個被粉筆砸到的男生竟然什麼都沒說就站起來了……
這個「仗義」的男生也就成了我的初戀男友,每天除了督促我正常吃飯外,還給我買好多的零食,秋天天氣干燥了就買秋梨膏、糖炒栗子潤燥;冬天冷了就送牛肉干、杏仁滋補……平時出去玩兒的時候,總是帶著我愛吃的果凍、跳跳糖、巧克力、棉花糖……吃喝玩樂的日子總是過的太快,畢業了,他要接受家里安排的去韓國留學,而我也要回家實習了,一段感情就這樣不痛不癢的無疾而終。
多年後,同學聚會我又見到了攜帶妻兒的他,做了醫生,舉手投足我都那樣的熟悉,是的,這就是當初送我零食的人,照顧過我的人。後知後覺的我還是孑然一身,原來,愛情來的時候以為它像是可有可無的零食,而失去之後才發現,它早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