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日內,GLD 2月109元Call又帶來了近300%純利。買期權小注博大贏,技術含量極高,卻是資本不足的散戶殺出生天的王道,頂多輸光入市資金,可以冒較高風險坐遠一點。
再以此刻的恒指為例,買2月21000 Call,是遠比期指好倉坐過夜安全。看好但不夠膽持倉過夜,裂口高開就會走失一大段升幅,事實上,無論升跌途中,裂口開市都十分普遍,要盡享回報,坐過夜相當重要。可是資本不足的話,容易因為一次失誤就重創,期權便是解決這個矛盾的工具。買期權最重要的竅門,是看準一個短期走勢,用高槓桿的末日期權來出擊,中一次可以夠輸幾次,最近提及的3個期權,其中KOSPI 200及GLD都賺300%,就算剩下的恒指21000 Call不幸全軍覆沒,仍有1倍以上的利潤。
對於資本較豐厚的投資者,撥出部份注碼買期權,頂多是作為點綴,其實真正長線賺大錢,多數還是靠長坐股票,而對於大部份人來說,要準確捕捉一個短期爆發的走勢浪,亦實在太難。
成功例子首推利豐
替工日子只剩兩日,便談一談自己選股的理念,這個欄始終是「投資學堂」,日日投機似乎有失職之嫌。
長線坐股票,自己其中一個偏向,是較側重於B2B(商業對商業)的公司。以近十幾年的藍籌股表現作為佐證,當中位列前茅的利豐(494),便正正是一間B2B的公司。一般人對B2B公司較少接觸,不似投資零售股可以日日巡舖視察,所以B2B公司往往欠缺星味。而且B2B公司的客戶都是行內人,難求超高的邊際利潤,亦是令一些投資者卻步的理由。不過B2B公司的根基相對穩固得多,以利豐為例,已是一家過百年的老店,網絡深入服務有口碑,新競爭者想取而代之根本甚難,業務就在不知不覺間,隨着時間及經濟而成長,為股東帶來持續的回報。
反觀B2C的公司,捉中顧客口味,在短時間之內可以有B2B無法比擬的爆炸力,但市場口味飄忽不定之外,一個品牌的成功,多數會觸發競爭者加入,同樣是一代股王的思捷環球(330),近年便開始無以為繼,股價遠遠落後於利豐。要捕捉一門生意的短期爆炸力,和捕捉市場一個短期走勢,難度不相伯仲,自己便退而求其次,在投資上選取成功率較高的B2B公司,以耐性換取回報,將心神放在市場短期走勢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