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資訊分享] 打防疫針四月大男嬰猝死

猝死的四個月大男嬰姓謝,與新移民母親、持雙程證來港父親及3歲姊姊、外祖父母及兩名親友同住美田邨美樂樓其母親的娘家。消息稱由於一屋住上六名成人及兩名小童幼嬰,居住環境極度擠逼,男嬰需與父母同床,睡在兩人中間。

昨日事發後,斗室內瀰漫一片愁雲慘霧,男嬰外婆哭着說,外孫剛滿四個月,前日早上女兒帶外孫到瀝源健康院接種四合一防疫針等疫苗便回家,至中午時分外孫曾出現輕微發燒不適,家人給男嬰餵飲退燒藥後漸無礙。

外婆續稱,「(昨日)凌晨3點佢飲夜奶仲好精靈。」可是至凌晨5時20分,男嬰母親醒來,竟發現兒子嘴面發黑,手腳冰冷,叫醒丈夫報警求救。救護員到場替男嬰急救,可惜送院搶救後終告不治。

現場消息稱,男嬰面部曾出現懷疑屍斑,警方調查事件無可疑,不排除他俯睡時窒息身亡。警方其後將男嬰父親帶返家調查,警員一度在屋內調查20分鐘才離開。據知警方稍後安排法醫剖屍,確定死因。

近日發生多宗孕婦注射豬流感疫苗後引致流產事件,令全城瀰漫一片疫苗恐慌。衞生署發言人昨晚證實猝死男嬰前日早上曾在沙田瀝源母嬰健康院接種第二劑的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痹混合疫苗(俗稱四合一疫苗),以及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現正調查男嬰死因。

衞生署強調暫時無證據顯示該兩種疫苗會引致突然死亡,市民不用過慮,有關個案已交死因裁判官調查。
港大病理學系副教授馬宣立指出,若嬰兒額頭先現屍斑,顯示死亡時面部向下,「有可能係焗親,但BB窒息猝死好多時都未必有明顯傷痕,解剖都未必搵到原因。」他指,成人窒息死亡則眼部會有血點及面部通紅。至於嬰兒曾注射疫苗後死亡,死前應有如發燒等不適反應。

有兒科醫生則指兩個月至四個月是幼嬰猝死高峯期,而且初生嬰兒與父母同床而睡亦潛藏危機,過去亦發生初生嬰兒與父母同睡被壓死慘劇。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第一劑有過敏反應勿打第二劑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滅活小兒麻痹混合疫苗及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在港用了兩年,之前的疫苗含「有細胞型百日咳」成份,注射後發高燒及痙攣的風險相對較高,中外數據均顯示,現時沿用的疫苗更安全。小量個案接種後有微燒、針口紅腫及不適等情況,通常一至兩天內消退。

勞永樂建議,若接種上述第一劑疫苗出現過敏反應,包括出紅疹、高燒不退、甚至休克,不應接種第二劑,「不過就算第一劑冇事,都可能之後有事,有啲可以第四劑先出事。」

他呼籲家長別因猝死事件而不讓子女接種,因白喉、百日咳等屬非常嚴重的傳染病,死亡率可高逾一半,也可能對身體造成永久損害,「嬰兒猝死係好不幸,但係好多時都搵唔到原因,絕大部份同疫苗無關。」

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系主任韓錦倫表示,初生嬰兒注射防疫針後,可能出現針口紅腫或發燒,但沒其他副作用,相信與猝死無關。
他指嬰孩猝死原因很多,包括先天性疾病、心臟病、腦病變以及受病毒感染等等,雖然初生嬰會接受全身檢查,但先天疾病症狀於初生期間不明顯,難以察覺。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