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加了存款準備金後,市場普遍意識到中資股面對的政策風險大增。不過,我始終認為,加準備金是為防止濫借進一步惡化及以另一角度打壓樓市,用意並非壓抑整個經濟,因此,個別股份仍受惠於整個中國目前的客觀形勢。
日前提及的食品股如中國糧油(606)仍可看好,至於出口數據轉角下,除航運股外,之前亦建議大家不妨買點工業股,這兩天普遍工業股已交出了成績。另外,久違了的電訊股昨日急升,追落後也好、受惠於三網融合帶來的機遇也好,電訊股受政策風險的影響已很低,穩陣之選我繼續看好電訊設備股的前景,去年不斷累積的京信通信(2342),暫時可繼續持有。
今年主攻兩類股份
今年絕對是炒股不炒市的年頭,自己曾經跟一些有實力的朋友交流,他們都認為,今年內地與外圍因退市而引伸出較難估計的政策風險,因此策略上是由去年炒政策傾斜而轉向傳統的價值型投資及炒變身股。前者是因為企業盈利不大受政策影響;後者則是因為股票之所以變身,主因是舊有的業務招展空間有限,概念及實務上都有定可塑空間。
近日自己有留意去年9月份變身的泰豐國際(724),集團去年收購了中信物流,將原有的打火機業務全出售,除了保留了有限度的電子零部件業務外,基本上以物流為主要業務骨幹。業務包括為08年始為Shell(殼牌)提供的3年物流專營權(有2年的延長經營權),為香港200多個石油產品供應點提供運輸服務,另與中信國華國際工程提供海運服務,將每年逾一百萬噸的建材運至安哥拉。
集團表面看沒有甚麼特別,但轉型需要時間接軌,而且一家公司要變身,也不只會放一兩個項目入上市公司,因此,我認為集團的變身只是開始,往後估計仍有新的業務注入。我相信今年二三線股會比指數股更有驚喜,現在做功課看長一點,願今年有不錯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