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父母學堂] 身心防患開學衞生備忘

明天(9月1日)便是開學日,一大群學生擠在校園內,若有人患上傳染病,極易造成集體感染。為免多月來港人同抗流感的努力付之一炬,開課前的衞生準備自不可少。除流感和上呼吸道感染外,學童的腸胃、脊骨,甚至心理,都屬健康高危區,務必要及早防患。

呼吸系統科醫生張文達指,現時人類豬流感已成本港風土病,加上近日變種的流感病毒H3N2來襲。人多擠逼的環境如學校,預計將有不同程度的爆發。且小童屬高感染和併發症風險群組,學校、家長和學童本身如能做好預防措施,有助減低流感爆發的影響。

1.先量體溫再上學:家長應每天為上學前的子女量體溫,並填妥體溫記錄表。雖然體溫會受年齡、量度時間、量度部位、環境和當時活動影響,但不高於攝氏三十七點五度均屬正常。如首次量度高於此度數,可以靜止休息十五分鐘後再量,如仍高於正常指標,便不應上學並立即求診。

2.口罩每三小時更換:由於人類豬流感與傳統流感一樣,同經飛沫傳播。同學與師生之間對話、討論功課等,經常要面對面,戴口罩最能減低吸入病毒飛沫的風險。但要注意別長時間用同一口罩,應每隔三小時更換一次口罩,以防病毒殘留在口罩表面。

3.消毒液不可少:如含有病毒的飛沫,濺到書桌或課本上,雙手沾上後再接觸雙眼、鼻、口亦可被感染。故除進食、集體活動前後徹底洗手外,一般免洗酒精消毒液,方便攜帶又可免沖水,雖效力比徹底洗手弱,但亦有助減低雙手殘留病毒的機會。

4.課本衣服應潔淨:即使回家後也不可鬆懈,因上學過程中身上的衣物、課本、文具和書包等,很大可能已沾上流感病毒,尤其校內有師生受感染時,為免回家後病毒傳染給家人,衣服應以消毒液洗濯,課本和文具等則用酒精消毒液抹拭。

勿疏忽手足口病

除流感外,腸胃科醫生姚志謙提醒家長,夏末初秋乃手足口病高峰期,五歲前的幼兒乃患病高危族。加上幼兒園已於8月初陸續開課,如幼童有發燒、口腔疼痛潰瘍和手腳皮膚出現水疱、紅疹,應立即求醫及留家休息。雖然手足口病致死較罕見,但也有機會引發病毒性腦炎等致命併發症。

1.養成洗手習慣:學童衞生意識較低,上學後缺少父母在旁提點,有機會如廁後忘記洗手。家長平日應訓練兒童養成廁後飯前洗手習慣,同時善用酒精洗手液,以減感染風險。

2.擁抱易成病源:由於成人免疫力較佳,即使染上手足口病毒也絕少會病發,但卻可成為傳染的病源,家長外出後應先清潔  身體才接觸子女,外出時也應避免接觸病童。

3.忌用高危飲水機:飲水機設計多要探頭接近出水位才可飲用,如曾被病童飲用,唾液病毒有機會依附於水機表面。建議自備水壺或水杯載水飲用,嘴部避免貼近飲水機染病。

正確坐姿護脊骨

脊醫及物理治療師何應輝表示,書包過重有礙學童脊骨健康。不少未足十歲的小學生,已背負數公斤重的書包,在錯誤姿勢和書包重量夾擊下,直接增加寒背和筋骨勞損風險。

1.保正確坐姿:側身坐、伏在桌上、用手托頭而坐均不宜。長時間讓脊骨彎曲或偏側,可令關節受壓成痛症。

2.減書包重量:盡量減帶不必要的書本回校,善用儲物櫃。同時可選用有卸力設計、寬闊軟墊肩帶的書包以防寒背。

心理壓力有迹可尋

精神科醫生丁錫全指,經過漫長的暑假,學童難免對重新適應學校規律性生活感困難。如常感頭痛、疲倦、失眠、腸胃不適、情緒不安、精神不集中,或玩耍亦提不起勁,甚至有自覺無能等消極想法,即可能已受開學前壓力影響。

改善方法包括重新調整作息時間,以開課前數天前開始實行,減低身體對突然早起、早或遲吃飯等改變,而引發緊張性頭痛、腹瀉等毛病。此外,亦忌強調期望而添壓力,家長不應於開學前,不斷叮囑要努力學習,反而應鼓勵子女接受改變,尤其小六升中一學童,身分由以往學長變為新校初哥,會較難以適應。

■成人衣物上的病菌或對己無害,但卻可為禍幼童。
■家長不應只着眼子女學業成績,其精神健康也不可忽略。
■酒精消毒液只限用於四肢,忌用於口鼻。
■量度體溫以口探方式最為準確。
■自備飲用水或瓶裝水,乃有效防患措施。
■每日執拾課本可減輕書包重量。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心心 -- 是多多益善, 小小無俱的, 多謝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