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昨日上午八時,在蒲台島附近水域出現「水龍捲」,維持約數分鐘,天文台接獲四名市民報告,天氣雷達當時亦顯示該處有對流活動。天文台提醒市民,「水龍捲」是水上的龍捲風,與「陸龍捲」強度沒差別,在海上特別是小型船隻倘遇見「水龍捲」應盡快迴避,以策安全。本港一九八六年曾發生「水龍捲」導致兩艘漁船翻沉,三人遇溺身亡,一人失蹤。
「水龍捲」是龍捲風一種,主要在夏季發生,當天氣炎熱不穩定,地面溫度急速上升,便會造成強烈空氣對流,有機會形成「水龍捲」,在本港「水龍捲」最常見於六月和七月。香港天文台昨日截至下午五時,一共接獲四位市民報告,目睹一個持續約數分鐘的「水龍捲」,於上午八時左右在蒲台島附近出現。當時天文台的天氣雷達亦顯示該處有對流活動。
天文台解釋,「水龍捲」通常有一條快速旋轉的漏斗狀雲柱,由對流雲底部下伸至水面,會持續數分鐘至十多分鐘不等,及呈不規則移動。倘旋轉雲柱並沒到達水面,則稱為「漏斗雲」,「漏斗雲」會因雲滴的存在而變得明顯。在過去五十年,本港四百六十公里範圍內先後出現過三十八次「水龍捲」及十七次「漏斗雲」,本港境內對上一次出現「水龍捲」發生於○五年八月十三日。
天文台科學主任龔穎恆提醒市民,「水龍捲」與「陸龍捲」強度沒差別,均具頗大破壞力。一九八六年八月,在高流灣附近曾出現了一個「水龍捲」,吹翻兩艘漁船,導致三人遇溺身亡,一人失蹤。他續指,「水龍捲」出現前,天空可能會出現一片大黑雲,在白天憑肉眼可看見,根據「水龍捲」直徑的長短,可窺探出其影響力大小,「水龍捲」愈闊,威力就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