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資訊分享] 研究:新病毒豬隻間流行10年,料早於今年1月由豬傳人

港大聯同牛津大學等機構聯手進行的研究發現,在全球擴散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原來是由兩種豬流感病毒的基因混合及洗牌而成,病毒在豬隻之間流行至少10年,研究證實豬流感是由豬傳給人,並非由實驗室研製出來。研究更顯示,病毒很可能早於今年1月,即墨西哥爆發疫症前已傳到人類身上。

參與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管軼表示,有證據證明豬流感中新的基因元素,有機會在人類間演變成流感大流行,因此有必要有系統地監察豬隻間的流感情。

人類流感已有廣泛的監察,但因過去對豬隻間的流感缺乏有系統的監察,以致這種可引致流感大流行及威脅人類的新流感病毒,能夠一直存在並不停演變。

管軼刻下最擔心的是,新流感將在人類之間大流行,然後再傳播到豬隻身上,造成變種,若新流感與高致病毒的禽流感混合,所造成的傷亡可以很嚴重。

他說,港大早在76年已開始研究豬流感,繼而在93年和98年至今,由管軼接手研究,斷斷續續研究了30多年。科研人員利用香港對流感的長期監察數據,研究這種新病毒的源頭和它的演變過程。

研究集中分析病毒的演變過程,評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源頭及發展成流行病的時序。

由於壯年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比率略高,管軼說如有條件,壯年人都應自費注射新流感疫苗,因為有部分患者雖然身強體壯,最後亦死亡,這是新型流感存在的風險,與普通流感不同的地方。他說,1976年生產商製造豬流感疫苗時,採用的總蛋白量多達500微克,引致過敏反應,出現「吉-巴氏綜合症」引致癱瘓,但在33年後的今天,疫苗工業已大大改善,生產商製造疫苗時採用的總蛋白量最多50微克,大大減低因過敏反應所造成的風險。

研究是由港大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愛丁堡大學、亞利桑那大學和牛津大學合作而組成的國際研究,結果刊登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