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投資學堂:港交所重上260 元?

昨日在內地傳媒看到「華麗轉身」一詞,筆者初時還以為與早前由木村拓哉所主演的日劇「華麗家族」有關,細看內文才知是用以形容港交所(388 )的新行政總裁李小加,新浪財經以第四次華麗轉身來形容李小加的新職位。
據報道,李小加曾先後四次華麗轉身上位,首先李小加在16 歲初中畢業後曾任石油工人,而隨後在廈門大學畢業後,「轉身」為《中國日報》新聞記者,跟着多年後再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取得法學博士後,李小加再轉身為美國執業律師,繼後數年李小加先後到美林及摩根大通等投資銀行工作,進一步轉身為投資銀行家,這一次,李小加再轉身為港交所的行政總裁。因此,他已先後作了四次華麗轉身上位,由石油工人到記者,繼而律師、投資銀行家,以至這一次港交所行政總裁;其上位經歷亦確是幾「華麗」!
仍記得當年鄺其志由政府部門跳槽,過檔任港交所行政總裁,可謂由外行人管內行人,而不久便出現仙股股災事件。至於此事應該由誰人負責?則至今仍是一個「謎」。究竟是財經事務局、證監會、還是港交所須負責,牽涉咁多Party ,想唔用個「謎」字都唔得。

投資學堂:港交所重上260 元?圖片1
李小加上任料有「好戲」
李小加曾在外資大行工作多年,雖唔算外行人,惟不知由內地人掌管本港的交易所又會是何等光景。新人事、新作風,相信在上任初期點都會有些「好戲」吧!
自上月中傳出李小加可能出任港交所的CEO 後,港交所的股價自100 元邊緣止跌回升,至少從股價的表現來看,市場對李小加出任暫時屬正面。另一方面,由於港股的交投量的多寡,直接影響到港交所的收入,故港交所的股價一向與港股的每日交投量有着頗強之相互關係。而隨着近期熱錢持續流入,令港股的交投大增,近數日港股每日成交量達800 至900 億元,漸漸返回2007 年6 、7 月大市的交投量,當時港交所的股價大約處於110-120 元左右。故相對成交量而言,假若港股的交投量能維持在800 至900 億元,相信應可支持港交所現時之股價水平。
至於隨後(2007 年中)港交所的股價由110 多元,大幅飆升至260 多元歷史高位的原因,便是先有港府於2007 年9 月在大約154 元平均價掃入了1500 多萬股,繼而再有港股直通車及港交所可能與內地交易所換股或入股等傳聞所引致。因此,假若再沒有這些外來的特殊因素,則縱觀2007 年時若純靠交投量及其他基本因素來看,則港交所在120-130 元區,相信其估值已差不多了,不易重上260 元。
李小加將由摩根大通過檔港交所,有趣的是摩根大通在今年1 月減持後,令摩根大通持有港交所的股數剛低於5%,再不用申報。
譚紹興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