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國際] 氣候傳聲筒﹕《明日之後》2050年版

2004年,科幻片《明日之後》首次將「氣候變化」帶入銀幕,以出神入化的特技效果,呈現震撼的災難畫面。最經典的,要算是炎夏的紐約變成冰天雪地、強勁冰雹突擊東京、颶風吹襲夏威夷、大風雪籠罩新德里、龍捲風吞噬洛杉磯等。感觀刺激後,你會懷疑,世界真的會變得如此恐怖嗎?你會反問,明日之後,大家不是生活如常,一切照舊麼?那麼,氣候變化不是危言聳聽嗎?

且慢!如果仔細閱讀2007年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出版的4份最新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你會發現如果溫室氣體持續上升,《明日之後》的各種災難將有可能成真,地球上各種生物皆不能倖免於難。

2050年,地球會變成怎樣?科學家估計,按照目前的趨勢,即大氣層中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的情,全球平均溫度在未來50年左右將上升攝氏2至3度,全球海平面將會上升5至13米,產生一連串不能逆轉的後果,包括﹕

“歐洲

‧由於全球海平面上升,以及風暴潮加劇,低窪地帶與沿岸城市如倫敦、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面臨洪水與海岸線受洪水破壞的風險增加;

‧山區冰川融化,積雪大幅減少,大範圍物種喪失;最惡劣的估計,至2080年,某些地區物種損失高達60%;

‧熱浪、持續高溫與乾旱,帶來更多的山火、農作物失收、可用淡水資源減少。”

“非洲

‧2020年,預計有7500萬至2.5億人口得不到足夠的水源;

‧許多非洲國家乾旱情加劇,特別是撒哈拉邊界地區受到嚴重影響,估計高達50%的農地受影響,加劇營養不良。”

“極地地區

‧南北極、格陵蘭冰川、喜瑪拉雅冰川急劇融化,冰蓋與海冰厚度和面積減少,直接影響整個自然生態系統,包括改變候鳥遷徙路線,以及眾多生物的存亡;據統計,過去50年,皇帝企鵝的數量已減少50%;

‧2050年,大西洋熱鹽環流徹底破壞,南極西部冰層崩塌,嚴重破壞氣候系統原有的規律;

‧對北極居住的社群帶來不利的影響,如基層設施,以及傳統的本土生活方式;

‧由於氣候對物種影響加劇,特殊的棲息地會更加脆弱,物種絕種的情會更顯著。”

“亞洲

‧2050年,中亞、南亞、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特別是主要的江河流域可用的淡水資源,因冰川急劇融化而迅速減少;

‧包括香港在內的眾多大三角洲地區,由於暴雨和洪水增加,以及全球海平面上升,將面對更多的風暴潮和洪水氾濫;

‧由於溫度增加以及水分循環變化,在東亞、南亞和東南亞,與洪澇和乾旱相關的疾病如腹瀉、瘧疾,發病率與死亡率會上升。”

“小島嶼

‧全球海平面上升加劇洪水、風暴潮,以及其他海岸帶災害,進而危及那些支撐小島嶼社區生計的重要基礎設施與生存條件,該地區人民被迫逃離家園,成為「氣候難民」;

‧2050年,許多小島嶼的可用水資源減少,如加勒比海和太平洋;

‧特別在中高緯度的島嶼,高溫條件增加非本地物種與傳染病入侵的風險。”

“北美洲

‧西部山區變暖造成積雪減少,冬季洪水增加以及夏季徑流(降雨及冰雪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動的水流)減少,加劇水源供給的競爭;

‧颶風出現愈來愈頻繁,造成巨大的損失;

‧現在已遭受熱浪侵襲的城市,本世紀間會受到更多、更強、更長時間的熱浪,對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拉丁美洲

‧2050年,亞馬遜東部地區,溫度上升及相應的土壤水分降低,使熱帶雨林逐步被熱帶稀樹草原取代,部分甚至開始消失;

‧隨部分亞馬遜森林的消失,賴以維生的物種將會面臨滅絕的危機,生物多樣性大幅下降;

‧冰川融化與降雨情轉變,影響農業的可用水量,令農作物失收,增加飢餓人口。”

“澳洲和新西蘭

‧2020年,包括大堡礁和昆士蘭濕熱帶地區的生態系統,遭到嚴重且不可逆轉的破壞,生物多樣性嚴重損失;

‧2030年,澳洲南部和東部,新西蘭北部和某些東部地區,乾旱加劇,水資源嚴重短缺;

‧2030年,由於乾旱和山火增多,澳洲南部和東部大部分地區,以及新西蘭東部一些地區,農業和林業產量大幅下降;

‧2050年,澳洲和新西蘭某些地區,由於海平面上升、風暴潮和海岸線受洪水破壞的程度和頻率增加,該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威脅。”

氣候變化已經不是《明日之後》的想像,而是正在發生,威脅全球人類與物種。以上的清單,只是根據目前已知的科學數據與研究所得出。可以肯定的是,假若溫室氣體繼續肆意排放,超過氣候系統所能承受的極限,帶來的後果將會是翻天覆地、無人能預計的。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