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重溫一下
例子:
編號 A 收回價 21,500點
相關資產 恒指 到期日 2009年1月
牛/熊 牛 財務費用 10%
每手股數 10,000 換股比率 15,000
行使價 20,000點
假設恒指現價為22,000點,投資者買入恒指牛證A所需支付的價格為
(22,000 -20,000)x 1.1 =0.146元
15,000
當恒指即日上升100點(升幅不足0.5%)時,假設財務費用維持不變,投資者所持的恒指牛證A價格將會升至
(22,100 -20,000)x 1.1 =0.154元
15,000
升幅約5.47%。
我地先唔計財務費用先.
用兩個例子:
a:17500收回17000行駛對換10000
b:17000收回16500行駛對換10000
如大市18000
理論價為:
a:|18000-17000|/10000=0.1
b:|18000-16500|/10000=0.15
如大市升到18500:
理論價為:
a:|18500-17000|/10000=0.15
b:|18500-16500|/10000=0.2
看升幅的話,當然a的升幅比b高.但再想一想.如果只看價位.
其實大家都係一樣升左0.05.
即係話如果大家響18000買入同等手數的a/b,最後所賺取的價位都係一樣.
其實牛熊等於期指貨的衍生工具.一張期貨的按金都唔會經常轉換的.
對換10000的牛熊來講.其實即係行10點就有0.001的升跌
對於一張大期而言10點=10*50=$500.
用於對換10000的牛熊來講即相等於50手50*10000*0.001=500
咁點解d人咁鐘意買咁危的牛熊,原來好簡單.
錯覺呢.永遠以為摃干係大左.
事實上,用同一本金去買近同遠牛熊已經在手數上有分別,自己係好似買了"平"的野.
但其實理論上已經入多左張數hsf了.0.3張同0.2張的分別大家都識計啦.
既然入多左張數的牛熊,好自然升跌對自己的本金影響大左,呢條死數真係小學生都識計.
希望大家好好再留心一點.有時近牛熊唔代表d咩,只不過係自己入多左hsf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