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過「人情紙咁薄」,紙雖然很薄,也能為生活帶來樂趣。在講求環保的時代,只要學懂摺紙,隨時隨地可將廢紙變成有用物品,好像裝修工人用報紙摺成工作帽,或購物時所用的紙袋等,既環保又能增加生活樂趣。
撰文:何詩敏
攝影:郭凱敏
模特兒:Mimmy
製作生活小品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開辦「生活摺紙樂課程」,教授學員利用一張紙創造無限可能。課程導師黃大翀表示,摺紙是藝術之一,主要有三種不同方法,包括用單一摺法而組合成形、摺多種形狀而組合成形,或是用一張紙,不剪不貼而摺成形。以第三種最困難,卻是摺紙家推崇的方法,同時帶給摺紙者成功感。或許只要在紙上剪一刀,就能更快得到成果,既然殊途而同歸,為何要使用難度更高的方法呢?黃大翀認為這是對自己的挑戰。「摺紙其實一點也不簡單,只要明白箇中道理,會知道摺紙與數學存在一定的關係。」
在四堂摺紙課中,導師將教授各種盒的摺法、不同袋的摺法、生活小品摺紙、節日小品摺紙及人際關係摺紙等。他說:「以往亦有開辦不同的摺紙課程,但主要以不同的節日開班,例如母親節、情人節摺紙班,其實摺紙不只在節日有用,生活上有很多用品也可以摺出來,所以開辦生活摺紙班,便可配合不同時節,加入各種不同的內容。」
節日用品都得
課程將教學員摺盒,不同間隔的盒子摺法有所不同,所有摺的方法均由他自己創作,每一個步驟都經細心思考,以確保摺好的盒子就算沒有貼實也不易破損。盒子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很廣,例如在辦公室內,可用來盛載萬字夾或釘書機釘等小型物件。其實,只要用心思考,就能摺出合用的東西。
除了盒之外,他也會摺很多其他東西,節日用品就是其中一種。他說去年聖誕節,就為家中摺了一棵聖誕樹;新年時,他不只摺利是封,甚至利是中的紙幣也會摺成該年的生肖,每年都會有新的摺法,收到他的利是必定會既驚且喜。
訓練耐性專注力
課程除了教學員摺生活用品之外,並以摺紙打好人際關係。黃大翀表示,他的卡片以摺紙摺成一本書的造型,收到卡片的人自然對他增添興趣,同時能帶出話題,讓兩個陌生人易於交流。此外,他指製作心意卡,亦是人際關係摺紙的一種,他會摺出各種立體卡,送給親朋,讓他們感受自己的心意。
摺紙不但可以摺出實際用品,還能帶來好處。「摺紙能陶冶性情,訓練人的耐性及專注力,因為設計摺紙的方法,要花很多時間,卻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如果耐性不夠,很快便會放棄,反之,應該要沉著氣去思考,才能找出解決方法。」在摺紙中學懂凡事沉著應付,腦筋可能會靈活起來呢!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生活摺紙樂
主辦機構: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開課日期:5 月17 日(逢星期日)
時 間:下午3 時至4 時30 分
時 數:6 小時(4 講)
學 費:$330
查 詢:2209 0299
網 址:
www.scs.cuhk.edu.hk
學懂生活摺紙,從中尋找樂趣,點「紙」咁簡單!(設計對白)
導師黃大翀的摺紙作品,摺出不同心意卡,可加強人際關係。
摺出不同的盒子、袋子、電話盛載器及相架等,均為生活中的實用品。
一張印有個人資料的A4 紙,將變成一「本」卡片。
卡片摺成,黃大翀會「一本一本」的派給別人。
只要花點心思,廢紙也可摺成有用物品,一個兩格盒子就此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