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不知不覺買下多張保單,但未必切合需要,其實保險計劃須按人生不同階段調整,例如加減人壽保額,過程可能會涉及轉保或斷保,保險公司或有多方面限制,投保人要留意會否影響保障。記者:甄嘉儀
購買保險主要目的,是希望自己及家人生活有保障,專家指出,即使投保人購買多份保單,亦未必切合需要,應因應不同年紀需要,重整保單。在整理過程中,可從保額及保險種類方面著手。以下是兩個實例,可供參考。
案例一
25歲的李小姐任職文員,為家中經濟支柱,她早年買下的儲蓄人壽保險,保費佔收入20%,財政負擔重,但又希望家人和自己得到保障,故計劃整理保單。
保費不應逾薪金一成
保誠首席財務策劃師陳家慶認為,保費應以薪金的5至10%為合理水平,保費過低會保障額不足,過高則影響投保人生活質素。對一個25歲的年輕人而言,如需供養年約60歲父母,其壽險保額保守估計約為120萬元;至於35至40歲的中年人,因要養家供樓,保額一般約需300萬元。想減低保費支出有兩大方法,一是降低保障額,二是改買較平的定期壽險。投保人要留意,每份保單均設最低保額,如宏利一般壽險單最低保額約10萬元,調整後不可低於該水平。此外,人壽保險不可直接轉買定期壽險,會視作斷保,保險公司或會要求投保人再次驗身(見表)。如保單內有紅利及現金價值,投保人可依條款取回,且不涉及手續費。相反,由定期轉至儲蓄壽險較易,以AIA 為例,在60歲或壽險期滿前轉投即可。
新單生效才撤舊保單

蔡炳輝
宏利區域經理蔡炳輝表示,假如保單具儲蓄成份,累積現金價值及紅利會受轉保或斷保影響,可能令投保人損失相關利益。如欲購買新保單,謹記要在新保單生效後,才取消舊保單。就25歲非吸煙女性而論,保障額120萬元的5年期定期壽險,每月保費只需117元,視乎投保人背景及情況而定。到期後若想由定期轉投傳統壽險,大部份承保商稱沒有問題。
案例二
陳先生今年40歲,年輕時已買下一份醫療保險,由於深感近年醫療費越來越貴,故希望加強保障。事實上,如發現醫療保障不足,投保人可選擇將醫保升級加大保額,但通常要再驗身核保,作評估風險之用。此外,投保人亦可考慮多買一份醫保,互補不足及費用差額。多家保險公司均稱,容許客戶持有不同公司的醫保計劃,因有關賠償以實報實銷為原則,故理論上不存在牴觸,而客戶亦有決定權先向那一家索償。
醫保升級或需驗身

林昶恆
認可財務策劃師林昶恆提醒,購買新醫保時,一定要仔細閱讀條款,以免有衝突。賠償金額方面,雖然可以互補差額,但最緊要考慮墊底費,計算加大保額,還是供兩份醫保較抵。蔡炳輝亦指,保險公司會按巿場需要,提升對客戶的保障,故即使認為保障不合用,未必一定要斷供,應與保險經紀商量改善保障。業內人士建議,投保人應每1至2年為自己的保單作定期檢討,因中斷保單可能會影響日後的投保資格,應慎重考慮。
貼士:買錯直銷保險 不如壯士斷臂
現時流行的電話直銷保險,類型五花八門,由於價錢相宜,很多人會不加思索買下,最後出現重複部份保障範圍,反而一些應有的保障,卻未曾覆蓋。

因貪平購買的電話直銷保險,未必切合自身需要。資料圖片

陳家慶
冇經紀跟唔貼身
陳家慶表示,電話直銷保險一般不會有指定代理跟進,日後投保人對保單有疑問,只可致電該保險供應商的熱線查詢,服務不及傳統保險有經紀跟進方式全面。由於該類保險多為劃一的產品,一般缺乏規劃,不會按投保人需要度身訂做,未必切合需要。如果已經買下直銷保險,陳家慶建議壯士斷臂,否則繼續供款到保期完結為止,當作是教訓,日後可警惕自己,投保前一定要三思。

from
http://appledaily.atnext. ... art_id=1223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