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臨危登大位經濟績效決定成敗
(明報)1月22日星期四05:05
【明報專訊】奧巴馬 宣誓就任美國 第44任總統,就職演辭雖然只講理念,為未來施政定下基調,並無具體方針政策,但是已經反映奧巴馬與其前任布殊 總統截然不同;另外,演辭中關於提振士氣和經濟方略着墨最多,事實上,在奧巴馬任內,能否實現「重塑美國」、「使美國繼續帶領全球」的宏願,主要視乎他的經濟政策,能否把美國從金融危機的泥淖中拯救出來,復蘇經濟,並使全球經濟回到正常軌道。
布殊唯我獨尊不可一世
奧巴馬釋善意顯關懷
8年前布殊就任總統時,接下克林頓 統治的經濟榮景,美國國力在各個方面都達到巔峰,當時布殊憑藉這股實力,在就職演辭展露一派縱橫捭闔、唯我獨尊的架勢;4年前布殊連任時,已經攻下了阿富汗 和伊拉克 ,他聲言要把民主帶向全球,其趾高氣揚,近乎不可一世。
奧巴馬的就職演辭,雖然走不出大美國主義的窠臼,堅持美國的傳統理念和價值觀,但是布殊那股咄咄逼人的氣燄,奧巴馬一點兒也沒有,反而是向全球展示關懷(例如提到幫助貧窮國家),開發新能源以減低地球暖化,更表示要在「共同利益和彼此尊重的基礎上,尋求一條新的前行道路」。奧巴馬所展示「大同世界觀」的實質內涵,仍待觀察,但是他的作風和取向,肯定與布殊截然不同。
另外,奧巴馬明確表示不會以力服人。他說,「(美國)先輩戰勝了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靠的不止是導彈和坦克,更是靠堅定的盟友和不移的信念。他們明白僅憑武力不足以保護我們,也不能讓我們為所欲為。」這幾句話,明顯是衝着布殊的單邊主義和打打殺殺而來,在場的布殊聽在耳裏,不知道會有何感觸?
奧巴馬在競選時最能打動美國人心的口號「Change」(變革),或許在這些方面開始體現出來。
奧巴馬大幅度調整布殊「打遍天下」的路線,一方面固然與他的世界觀有關,但是奧巴馬所面對的國內外情勢,與布殊相比,有天壤之別。當今美國首要處理的是金融危機和挽救經濟,昨日奧巴馬就職,美股道瓊斯 指數下跌約4%,是總統就職日股市的最大跌幅,使奧巴馬所創下美國政壇的紀錄,又多一項。
美股下跌給奧巴馬「贈興」,並非投資者對他有什麼不滿,而是美國金融危機之嚴峻和經濟景氣之低迷,使人如坐針氈。美國的銀行雖然已經獲得政府注資,但是注資如泥牛入海,根本不能使銀行脫險,更遑論銀行恢復正常的借貸功能,第二波金融危機已經蓄勢待發,奧巴馬的執政團隊如果未能妥善拆除這個炸彈,一旦爆破,就會落筆打三更,屆時經濟受創更深,對於他推動的挽救經濟政策,也會蒙上陰影。
美國多項調查顯示,奧巴馬是歷來美國候任總統之中,獲得最多美國人肯定和寄予厚望的一人,認為他可以帶領美國走出困境。為了降低這股「熱情」,奧巴馬和他的執政團隊近期採取「期望管理」,強調困難重大,問題嚴重,解決需時,沒有靈丹妙藥,並非短期內可以解決,以免出現希望愈大、失望愈大的情况。
經濟上,奧巴馬接過來的可說是一個爛攤子,因為次按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金融機構的損失還是一個黑洞,何時或了?如何可以控制?至今還未能說出個所以然。另外,布殊連年征戰的結果,導致國庫空虛,國家債台高築,加上奧巴馬聲言豪擲8000億美元 的救市措施,美國年度財政赤字將會高達2萬億美元。財困乏力,不顧一切狂印鈔票,總會爆煲,問題更大,所以形格勢禁,局限了奧巴馬可以舒展的空間。
奧巴馬不諱言美國處於危機之中,國家經濟遭到嚴重削弱,他歸咎一些人的貪婪和不軌,呼籲美國人民面對需要勇於負責的年代,不單對自己、對國家乃至整個世界,都負有責任。這個喊話,有當年約翰•甘迺迪 名言的影子。約翰•甘迺迪曾呼籲「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現在奧巴馬要求美國人民負責,能否在精神上動員美國人民,就看他的能耐了。
引克林頓用語講人權自由
中美關係可以審慎樂觀
新總統施政會有蜜月期,100日之後,人們會檢視奧巴馬的政策是否對頭。屆時就可以知道這位現年47歲、在美國政壇打滾只有12年(1997年才參政,當選伊利諾州參議員)的年輕黑人總統,會否讓美國人覺得深慶得人?他所推行的「新新政」是否有大蕭條時期羅斯福的魄力了。
對於中國而言,奧巴馬的就職演說,還未能窺知他的對華政策,但是奧巴馬把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並列,又說「對於那些通過腐敗、欺騙、壓制異見人士來統治的人,你們應該知道你們站在了歷史錯誤的一邊。但是如果你們願意放開緊握的拳頭,美國會向你們伸出手」。關於這段話,中國毋須對號入座,况且奧巴馬應該只是重申自由、人權的理念,無迹象顯示奧巴馬會走回人權外交的老路。不過,縱使如此,內地一些網站昨日報道奧巴馬的就職演說時,就這段話都作了不同程度刪剪,顯示內地人對此還是「感冒」的。
至於奧巴馬提到的「站在了歷史錯誤的一邊」,雖是套用了克林頓當年的用語,但應注意到,克林頓主政之初,西方國家因為六四 事件仍然制裁中國,其後克林頓要放寬嚴厲的對華政策,遭到國會議員反對,當時克林頓就指中國在人權、自由是「站在了歷史錯誤的一邊」,要導正中國這方面的錯誤,必須加強與中國在貿易等各方面的接觸。最後加上其他因素,克林頓說服了國會,放寬對中國的制裁。
就「站在了歷史錯誤的一邊」的精神背景,如果奧巴馬與克林頓如出一轍,美國增加與中國交往,仍是對華政策的主軸。就現實而言,美國與中國的雙邊關係,已經成為全球雙邊關係中最重要的,因此,對於奧巴馬任內的中美關係,看不到會出現大幅度倒退的因素。中美關係的互動發展,仍然可以審慎樂觀。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