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理財第一波:養兒防老的真相

從前香港沒有成熟的金融市場,沒有基金、沒有股票投資,不少人生養多,可養兒防老。如誕下8個子女,有兩個因醫療及營養問題夭折,尚有6個。其中兩個學有所成或事業有成,以前的生活指數低,當子女出來做事後給家用,年老的父母便老有所依。

投資「子女」回報低
此方法現時並不可行,因生活指數相當高。每月支付8000元,為期22年,由出生至大學畢業,共花逾200萬元。子女畢業後,幸運的每月給家用3000元,為期30年。為甚麼是30年?因子女畢業時父母可能已50多歲,領取家用的日子可能只有30年,而且更是將來的事。收回的價值只是當時付出的四分一,即約50萬元。「投資」回報大倒退,更甚是從前兩人養育多人,成年後多人供養年邁父母。現在則是兩人花了不少金錢養育一人,長大了一人未必有能力供養兩位已退休的父母。有會計師朋友忘記給家用予父母兩年,為數約30多萬元。她說每月給父母1.5萬元,是不少人一個月的薪金。為甚麼給這麼多?她說在家又住又飲又食,數目應差不多。由她居住的地區及大小,租值及成本約是她給予家用的數目。果然是會計師,有智慧賺取高薪。養兒育女是繁殖多於投資,事實上也不可視為投資,更不可視作退休的支柱。能每月給3000元家用的,今時今日已很孝順。當中涉及子女有正確的金錢觀、道德觀及不錯的職業;反過來說,不少子女要父母在金錢上幫忙。以市值支付父母退休金的數目不多,更多的是只支付名義家用或是退休金。

最可靠是自己
由生果金爭拗看到不同家庭因家用、金錢,弄至不快甚至反目,甚麼是可依靠的?相信是你自己。子女能給退休金只是假設及福氣。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mailto:simonsplee@gmail.com

 
理財第一波:養兒防老的真相圖片1

從生果金爭拗可見養兒防老不可靠。資料圖片

理財第一波:養兒防老的真相圖片2

李兆波
from http://appledaily.atnext. ... art_id=12090264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