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多份報章報道指MPF 勁跌,去年本港的打工仔每人平均蝕兩三萬元,近日有些朋友致電筆者問應怎麼辦?基本上,一個普通人由大約25歲開始工作,直至65歲退休,其間他每月供強積金,在這悠長的40年供款期,他定必會碰到多個大熊市、多個大牛市,正如在過去11年已出現了3個大熊市,包括97年一次、2000年一次、2008年又一次。假如好彩的話,你便只會碰到一次百年難得一遇的金融大海嘯。假如唔好彩的話,則可能仍有幾個百年難得一遇的大風暴等住你嘆!所以筆者極之相信,在數年後,大家又會看到MPF 勁跌的報道。但有失便有得,正如在05、06年,經常看到強積金有不俗回報之新聞。基本上,在一個40年的超長期月供投資計劃中,大家不妨細心想想,究竟在一個有賺無蝕的運行模式較佳?還是在一個有升有跌的運行模式較佳呢?
有升冇跌未必最好
當股市有升無跌時,持有的強積金之價值自然是有賺無蝕,大家的心情肯定好過些,但是不要忘記,在一個持續上升的市況,閣下已持有之基金價值雖然不斷上升,可是每個月吸納的基金也越買越貴,而由於每月供款的金額是固定的,故在基金價值不斷上升時,亦即表示閣下每月購入的基金單位數量便越買越少,因此在有升冇跌的市況,投資者最後在退休時實質取回的基金單位總數,某些情況下反而不及在「先跌後升」的市況所取得的基金單位總數。有升冇跌的市況並非一個「最適合」(註:並非不適合,只是並非最佳)超長線定期定額月供計劃,而一個「有跌冇升」、不斷下跌的市況,則是最不利定期定額月供計劃,因為在此市況,投資者每一次買入的基金單位皆是虧損,不論怎樣累積也是蝕,故在一個如無底深潭般持續下跌的市況,是最不利月供計劃!假如你認為由現在至取回供款時,市況也不會好轉,則當然要考慮月供其他較保守的產品。因此,閣下何時取回月供計劃的款項,亦即閣下未來的供款期有多長,才是真正的決定因素。舉一個簡單例子,假如閣下由去年10月歷史高位31000餘點,開始每月供2000元於恆生指數之基金,則直至現時14000點左右,閣下的基金投資仍是虧損大約10000元。根據筆者的計算,在這個月供計劃中,假如恆指能夠即時重上20500點,才可重回正回報。
供款期長短是關鍵
因此,如果未來恆指仍是直插,則你的月供便可能凍過水,但只要大市升返20000多點便OK !分別是你不用等升返31000多點才有錢賺,所以你有冇時間等大市重返20000點,便很重要了。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電郵:mailto:ricky@rickytam.com
from
http://appledaily.atnext. ... art_id=1208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