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或是臨近退休的人士要面對兩難,一是賺取入息的日子越來越少;二是投資的風險承受能力越來越低,有可能追不上通脹,生活的質素每下愈況。不少人想也未想過如果他今天是60歲,現在開始退休,要維持每月一萬元的生活水平,要有236萬元才可以實現,還要投資有5%回報,年通脹維持3%才行。要是你今年30歲,30年後要有570萬元才可以退休。生活質素越高,便需要更多的金錢。
近退休才博風險高
有不少原因令人不能有好的退休生活,一方面是知道要一大筆錢才可以退休的事實太遲;二是從前做錯了不少決定,如投資、事業及技能上的決定。工作越來越不穩定,一生人工作通常不過40年,不到1.6萬日,中間若遇上裁員,賺取入息的日子便更少。但退休的日子卻不能減少,甚至會比工作日子更長。不夠退休金時,人便會冒險去加大投資風險以爭取較高回報,以維持生活質素。此舉十分危險,有機會在退休早期損失了一部份甚至是全部本金,這叫早期損失(early loss ),有點未老先衰的意味。在退休後期損失的影響不及早期損失。本金少了,回報也少,退休人士便更有衝動去博,造成更大的損失。退休或臨近退休的人士不應該去博,有人說現在不博還待何時,上天堂後便不能博了。此乃笑話一則,不應仿效。從前年輕時如果未有在投資上承擔較高風險,退休後更不宜。舉例說,年輕時只集中於銀行定期存款,又從未投資債券或股票,退休後便不應押注於新的及較高回報的投資產品。如果要投資新產品,要多聽多問,面對推銷時不要立即下決定。
博錯損失難挽回
那麼不夠錢退休要如何打算?這問題應在年輕時問,但從前香港除了公務員外,沒有具規模的退休保障計劃,不少近年退休的人,要面對不同程度的退休壓力。我建議到內地較偏遠的地方退休,總比在港拾紙皮好過。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mailto:simonsplee@gmail.com
雷曼迷債教訓,投資新產品要三思。資料圖片
李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