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不單淹死散戶,不少投資老手亦老貓燒鬚,損失慘重,被市場捧為本世紀最偉大基金經理的美盛資產管理(Legg Mason )董事長米勒(William Miller ),更因低估形勢而廿年聲譽一朝喪。其管理的價值型基金資產總值,由一年前的165億美元(1287億港元),扣除損失及贖回後,大幅縮減74%至43億美元。
管理資產1年縮74%
58歲的米勒近日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他表示:「從一開始已沒有正確判斷這次信貸危機的嚴重性」,亦沒料到連優質企業股票都大幅下滑,更坦言自己太天真(naive ),並指「這一年每個買入股票的決定都是錯,真是太可怕」。米勒並非泛泛之輩,他和股神畢菲特一樣,都是價值型投資者,只吼優質企業股票,旗下管理的基金由91至05年這15年間,每年均跑贏標普500指數,其他基金經理望塵莫及。米勒先後避過97亞洲金融風暴及01年科網泡沫爆破,但今次未獲幸運之神眷顧,重創在金融海嘯下。
貝爾斯登AIG 累事
一年前由次按危機引發的股災,米勒以為是市場反應過敏,還相信是1929年大蕭條後難得一見的入市時機,於是積極吸納AIG 、Wachovia 、貝爾斯登及房地美。可惜一場金融海嘯,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吞併,其餘三隻股票今年挫八至九成。基金界打滾20多年的米勒,最引以自豪的投資是購買房利美,為其帶來50倍回報;然而今次金漆招牌不保,並連累美盛股價年內累跌75%。
米勒小檔案
60年代:高中時已投資股票,賺得一輛二手福特70年代:大學主修哲學,曾在陸軍服役,後來加入一間公司負責投資工作1981年:加入美盛,82年開始負責管理價值型基金1984年:拜訪現時富達副主席林奇,開始研究房利美價值1991至2005年:管理的價值型基金連續15年跑贏標普500指數,沽出房利美,投資回報達50倍2006年:錯過能源股升勢,結束多年跑贏大市神話2007年:投資建屋股損手,並在貝爾斯登兩基金出事後股價跌至低水平時買入,其後於金融股急挫時不斷吸納,鑄成大錯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