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問題討論] 裁員,減產,接細單,六折支薪留工人浙江老闆分租廠房求生

金融海嘯下的長三角(二)怒海求存
金融海嘯下,浙江商界愁雲慘霧,六萬中小企命懸一線。老闆們各諗路數怒海求生:或落閘裁員、或停產減產、或轉攻內銷、或售賣廠房、或將廠房部份轉租。有老闆降格,連一兩萬美元的定單也願接,但仍無所獲;有老闆往年一兩個月就攜家眷來港一次,消費兼了解市場行情,但今年「一次還沒有,能省就省!」也有聰明老闆藉裁員潮「吸納人才」,進行「人才升級」。 本報記者
驅車入溫州鞋都,到處可見緊鎖的廠門、空曠的廠區;留守員工百無聊賴或遊逛或打撲克;園區林蔭道上,賣生果和賣飲品的小販無精打采;的士司機表示,以前絕非此景,「一入到園區,機器聲吵得你煩死。現在,都快成公園了!」溫州鞋業行會秘書長謝榕芳坦承,協會至少有近200間廠倒閉;而溫州外經委的資料顯示,全市1.5萬多家中小企,已有1,200多家停產或倒閉,接近一成。浙江省有關部門資料顯示,全省60,000中小企業面臨危機。
裁員,減產,接細單,六折支薪留工人浙江老闆分租廠房求生圖片1
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個展舖,門可羅雀,老闆無所事事。本報記者攝
裁員,減產,接細單,六折支薪留工人浙江老闆分租廠房求生圖片2
義烏國際商貿城一條街舖空無一客,有店舖更落閘關門。本報記者

花10萬元參展沒有一張單裁員,減產,接細單,六折支薪留工人浙江老闆分租廠房求生圖片3
「沒辦法,炒人是免不了的!」溫州好霸鞋材董事長林錦標表示,他的廠10條生產線停了5條,100多名工人只剩40多個,「剛去了一趟廣交會,一份定單也沒拿回來,再養幾天,實在不行就全炒了。」溫州真情眼鏡公司總經理葉劍清也表示,她幾天前剛參加當地一個展覽會,花10萬元參展費,但一張單也沒拿回來,「原來200多工人,沒事做,只好給他們六折支薪,有定單再回來。」
在溫州當地媒體上,廠房轉讓、出租的廣告大行其道,「以前一幢千平方米四層廠房,叫價要上千萬元,現在,六、七百萬都有出價了。廠房租金也掉了近一半!」當地一位傳媒人說。專做聖誕禮品的一位老闆稱,今年為找定單,他連起步數量要求都不提了,「以前沒有10萬美元以上的單我們都不接,今年根本不提數量,一萬兩萬也行但還是接不到!」

先炒人後改聘平價熟手工在鞋都,記者留意到有不少「廠內廠」,或大門是一個公司招牌,院內樓上卻掛出好幾個不同公司的招牌。天力鞋業董事長王忠義笑稱:「這是跟你們香港學的,分租!」他不無自豪地表示,剛成功把自己四層廠房的三、四樓租給一家公司,「每年收租金40萬,起碼,我這間廠的正常維持費用,已經找回來了!」
雖然每個老闆都聲稱「裁員減產」,不過在鞋都,很多廠門口仍然貼出招聘啟示,表明要招工多少多少人。一位打工仔跟記者揭穿這背後的「乾坤」:「以前老闆花一千多塊錢,根本請不到一名熟手工人,現在到處炒人,八、九百塊就可以請到熟練工人,老闆們也借機對人才升級換代哩!」

浙江廠商應變求生招數‧停產
‧減產
‧裁員
‧產品減價
‧轉攻內銷
‧轉產其他有市場產品
‧縮小定單落定規模
‧售賣廠房
‧將廠房部份轉租合用
‧減少外遊
‧重過平民生活

小資料
溫州、義烏 中國小商品之都裁員,減產,接細單,六折支薪留工人浙江老闆分租廠房求生圖片4
義烏國際商貿城是世界小商品彙集地。本報記者攝
浙江南部的溫州、義烏兩市,是中國小商品生產最集中和發達的地區,其中溫州出品了佔全國市場份額10%的服裝、20%的皮鞋、60%的剃鬚刀、65%的鎖具、80%的眼鏡、90%的金屬外殼打火機,電器、泵閥、印刷也是成行成市。中國出口的鞋,六成產自溫州,出口的眼鏡五成也產自溫州。
距離溫州僅百多公里的義烏,則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集散地。當地每年10月都舉辦一屆國家級的國際小商品博覽會,產品門類匯集人類日常生活所需1,502個大類、32萬種商品,與廣州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海華東進出口交易會,被譽為中國三大國家級的經貿展覽會。

裁員,減產,接細單,六折支薪留工人浙江老闆分租廠房求生圖片5
有工廠大肆炒人,也有工廠在門外貼出招聘廣告請人。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