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於本週一發盈警,指買下的槓杆式外匯買賣合約出現虧損。而主席榮智健(左)聯同董事總經理范鴻齡(右)於當日中午召開記者會解畫。(《蘋果日報》圖片)
擁有西隧、東隧經營權以及大昌行等業務的藍籌股中信泰富,本週一爆煲,公司因炒
外匯衍生工具合約而損手一百五十五億元,消息對投資界猶如投了一顆原子彈。
中信泰富股價本週二復牌後狂瀉五成半,市值一日蒸發一百七十七億,雖然公司已炒掉兩名負責財務的職員來祭旗;但在傳媒追問下,原來坐鎮財務部的主席女兒榮明方亦因此事而被降職;令人懷疑決定購入如此大額衍生工具與銀行對賭的是否另有其人。
而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及董事總經理范鴻齡皆是政商界有頭有面之人,後者更掛上強積金計劃管理局主席、行政會議成員等公職;中信泰富貴為藍籌股,與三、四線股同出一轍,不務正業而爆出這大醜聞,但榮智健及范鴻齡二人只道歉不辭職,令人對香港上市公司的管治操守打上問號。
張立憲是中信泰富的財務董事,已任職十四年,年薪二千三百多萬,是次也要人頭落地。
翻開中信泰富共八頁有關盈警的通告,不禁令人心寒,因炒
槓杆式外匯,虧損高達一百五十五億,相等於○七年度盈利的一點五倍。
向來只持
豐、
生等長線股的股民李先生,早期在二十八元左右購入兩萬股中信泰富,本週二看喺股價甫開市即狂瀉四成半,他勞氣地說:「藍籌都去學人玩埋嘅搏命輪,而家輸晒喇,高層就走出嚟話乜都唔知,搵嘅會計師祭旗,完全唔合常理,即係當我哋嘅散戶傻㗎!」
中信泰富今鋪輸得最甘的,是購入澳元累計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須接收的最高額達九十億澳元(約五百億港元);按中信泰富的公布,購入如斯大額澳元外匯合約,是減低公司在西澳洲鐵礦項目面對匯率的風險,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本週二的聲明中指,澳洲鐵礦預計的資本開支為十六億澳元,到二○一○年投產每年營運開支為十億澳元,與九十億澳元相比,相差甚遠。中信泰富豪賭外匯而損手,箇中另有故事。
中信泰富財務總監周志賢,已任職十八年,去年年薪一千六百多萬。於事件發生後,除了辭去財務總監一職外,亦同時辭去同系中信1616及大昌行非執行董事職位。
澳元兌美元急瀉
中信泰富損手一覽表
財務總監操盤
知情人士透露,中信泰富上週舉行緊急董事局會議,高層向全體董事局成員解釋事件,謂負責買入這種外匯槓杆合約的,是中信泰富的財務總監周志賢。會計師出身的他,九○年加入中信泰富,到○六年升為財務管理部董事。今年,他接到董事局的要求,要為西澳洲鐵礦項目的澳元資本開支,做好對沖風險。而根據中信泰富○八年中期年報,截至六月三十日,公司手頭上未到期的外匯遠期合約及結構性遠期合約金額只為三十九億港元。
至今年七、八月期間,澳元兌美元高企在0.95美元水平之時,一眾銀行就向周志賢推銷這款澳元累計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並以「筍價」——即0.87作為接貨價。而最熱烈推銷者乃是澳洲麥格里銀行。麥格里與中信泰富關係密切,寫字樓均設於金鐘中信大廈內,中信泰富在西澳洲的鐵礦項目拍檔Cliver Palmer 的財務顧問也是麥格里。
今次中信泰富出事的多份槓杆式外匯買賣合約,據知麥格里是其中一間與中信泰富對賭的銀行。
輸錢皆因贏錢起
六月初時,市場已爆出廠佬因買入翻版Accumulator 而損手,這種人民幣與息口掛
的遠期結匯衍生工具,令印刷老行尊鴻興損手,最終控制權也被迫拱手相讓,早為市場人士討論。然而中信泰富財務總監周志賢,仍決定買入這類似Accumulator 的澳元累計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他的想法是澳元未來仍有升幅,到時公司就可以鎖定價格買入澳元,省下風險溢價。
澳元的匯價在七月份保持在0.9美元以上的水平,周志賢仍然可以0.87的匯價買貨,當然喜上眉梢,不但能為公司對沖澳元風險,而且透過在市場出售澳元賺了一大筆,於是繼續大手向銀行購入這類合約;中信泰富高層向董事局成員透露:「當周志賢繼續追貨,搏命開合約的時候,唔知道之前開咗的合約仍然生效,以為賺咗錢就出場knock out 。」
踏入八月中,澳元的走勢有如吃了瀉藥,跌穿一澳元兌0.87美元的接貨價,周志賢替中信泰富與銀行對賭的合約訂明,仍然要在0.87這個價位買入澳元,甚至可能要以雙倍或更高倍數接澳元。
榮智健女兒榮明方(左)在事發時為公司財務部主管,是財務董事張立憲下屬。故今次事件,榮明方亦有責任,她於本週二已被公司降職及減薪。
海嘯淹至 全軍覆沒
至九月初,投資銀行雷曼兄弟醞釀爆煲,全球金融市場風聲鶴唳,澳元繼續下滑,中信泰富就要不斷捧錢接貨,終於驚動了管理層,而整件炒
外匯事件亦穿煲。
公司隨即召開緊急董事局會議,商討如何解決事件,但董事局未有即時通報交易所,指望澳元反彈回升以減少財政壓力。然而事件穿煲於九月初,卻於十月二十號即本週一才向公眾交代。其間,中信泰富的股價由廿四元一直下滑至十月初二十元水平,至十月七日,道指跌穿一萬點後,澳洲宣布減息一釐,澳元一日之間狂瀉一成,中信泰富手持槓杆外匯合約就接貨接到手軟,股價狂瀉至上週十四元水平;上週中信泰富管理層見情勢危急再緊急召開全體董事局會議,才決定把事件和盤托出。但事隔近個半月,如有知情人士利用消息進行內幕買賣,對廣大投資者不公平,本刊就此事向證監會質詢,證監會發言人表示,不會評論個別事件,但會密切監察市場上的不尋常活動,如發現不當行為,會採取行動。
主席卸責 下屬飛
中信泰富發生如斯嚇人的醜聞,除落手落腳揸鑊鏟的財務總監周志賢要起身,他的上司即財務董事張立憲亦要人頭落地。本週二,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向傳媒發表聲明,仍指二人未有盡把關職責,沒有把這些不尋常的對沖交易向他提報,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周志賢雖然係財務總監,但係炒賣外匯時所簽訂合約,須上層簽名才獲得資金,或者補孖展數額,講緊億億聲,無理由管理層唔知,除非公司平時以億元計的支票也可以由財務總監簽名就批准。」一上市公司主席說。
而類似情形亦出現過在其他上市公司,如經營媒體的星島集團亦因沾手衍生工具,○七年虧損近億元,結果集團以司庫未有遵守投資指引為由,要司庫承擔一切成本、費用及負債,老闆何柱國就以個人名義,向銀行作出五千多萬元擔保。
中信泰富如何炒出禍
中信泰富與銀行協定,在合約期內以1澳元兌0.87美元,購入澳元,較市價0.9低。
(贏)當澳元升至1澳元兌0.96美元時,中信泰富仍可以0.87匯價購入澳元,但最多只可贏5350萬美元。
(輸)當澳元跌至1澳元兌0.7美元或以下時,中信泰富就不斷以0.87價位接貨,成為輸家。
榮智健(右二)喜歡跑馬,其女兒榮明方(左三)和太太任順彌(右一)常陪他到馬會拉頭馬。
香港三條海底隧道之中,中信泰富是其中兩條的大股東,集團持有的東隧及西隧收費偏高,惹來不少爭議。(《蘋果日報》圖片)
炒衍生工具中招公司
年薪千萬 責無旁貸
中信泰富爆煲,令投資界大跌眼鏡,花旗及高盛於本週一,立即把中信泰富評級降至沽出,花旗更把目標價由廿八元大削至六元六角。主席榮智健身家大縮水還事小,最愛面子的他如今面目無光,他已向董事局每位成員,親自致電道歉,這醜聞亦令其他董事聲譽被玷污,例如坐在中信泰富的審核委員會成員有陸鍾漢,即陳方安生的妹夫,也是同鄉兼世交。而榮智健更愧對投資者,去年向公司支取的董事酬金高達六千七百萬,但卻未能盡董事之負,維護股東利益。
去年收取五千六百萬年薪的中信泰富董事總經理范鴻齡亦責無旁貸,最諷刺的是他身兼行政會議成員,也是強積金計劃管理局主席兼證監會收購及合併委員會主席等。股壇長毛David Webb 就撰文指范鴻齡應該對上市條例熟悉,質疑他為何不速速公布對上市公司股價敏感的資料。
鑑於中信泰富與銀行購入的槓杆外匯合約,年期至二○一○年才完結,公司日後的業績繫於澳元的匯價走勢。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指,澳元近年在商品價格上升及美元疲弱之下,被推高至七月的0.9849美元新高,但估計未來一年,澳元有機會跌至四十美仙水平。「美國已減息到兩釐,澳洲好難支撐到六釐息口,未來一年都要大幅減息。而家環球經濟咁差,令企業生產減少,作為國家主要經濟增長動力嘅資源商品需求亦自然大減,都令到澳元走勢繼續差落去。」
他又分析指,過去四次澳元高位分別在八四、八九、九六及○八年,每次高位相隔起碼十年八載,因此推算下次澳元高位,短期內亦難以出現。
阿爺打救 認祖歸宗
中信泰富今次出事,直屬國務院的最終控股股東中信集團,為中信泰富協調安排十五億美元(約一百一十七億)的備用信貸,以解公司流動資金的燃眉之急,榮智健還表示「已好滿意,要心足。」其實榮智健已不是首次出事要「阿爺」打救。
七八年來港的榮智健,藉先父已故國家副主席榮毅仁的庇蔭,在港翻雲覆雨,攻城略地。九七年公司市值曾攀上一千億元,進身藍籌股行列。而中信泰富大股東,一直是北京中信。但榮智健認為自己對中信泰富壯大功勞最多,於是提早與北京中信攤牌,希望可以「分身家」。
九六年十二月,北京中信董事長王軍,同意以兩成半折讓價,即每股三十三元,配售三億三千萬股中信泰富,予榮氏為首管理層,其中二億九千一百萬股,由他獨得,令他的持股量上升至一成八(三億八千萬股),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亦由於認購股份需要九十六億元資金,市場人士估計,榮氏當時將股票押予銀行融資。
九七年八月,是榮智健最風光的日子,當時中信泰富股價直升上五十三元,他的身家暴漲至二百億元。可惜金融風暴掩至,中信泰富股價亦插水而下。到九八年六月,更跌至十三元二角的新低點,榮智健財政不穩及被追「孖展」的傳言四起,最後由當時北京中信的王軍出手,以三億美元在市場掃貨穩定股價,並為榮智健補「孖展」,才令他渡過難關。
去年中信泰富股價直闖四十八元八角水平,令榮智健鹹魚翻生,身家曾升至二百億元。但今鋪炒
外匯,身家縮水至廿七億,同樣要靠母公司出手相救。現年六十七歲的榮智健,還是要「阿爺」的關照。
已有逾六十年歷史的泰林因為抵受不住昂貴租金而全線結業,欠下外判商百多萬工程費,旗下二百六十名員工即時被解僱,這股裁員潮亦正在蔓延。(林志謙攝)
零售海嘯殺到埋身
本週一,本港公布第三季的最新失業率,達百分之三點四,比上季升了百分之零點二,但這數字還未反映金融海嘯所帶來的「殺機」。
繼金融、地產、製造業相繼倒下,零售業將成另一個重災區,有六十年老字號的泰林電器亦已熬不住倒閉。本刊訪問多個零售界老闆,俱認為嚴冬已到,減薪裁員勢在必行。
上週五泰林電器突然倒閉,才揭發這個一向信譽不俗的六十年老字號,總負債達到一億七千萬元,但流動資金卻只有不足五十萬。過去兩個月因加租及生意減少,虧損已達六百萬元,正好反映零售業當前的困境。
據行內人士透露,中原、百老匯等大型連鎖店,已暫停擴充;國美電器部分分店在租約期滿後,亦不再續租。行內人士還開始估量下一個「受害者」:「行內個個都知,有間呢幾年擴充得好快嘅電器行,已經欠供應商六個月數。呢行普遍有兩個月數期,有人就喺找數前,將賣貨所得嘅現金向銀行抵押借錢,大肆擴充。然而當經濟轉差,流動現金就會唔夠
咁多間鋪嘅營運開支,肯定大鑊!」該間電器行,現有員工超過六百人,該公司拒絕對傳聞發表評論。
事實不單電器行頭,牽涉「衣、食、住、行」這四個大範疇的零售商,早已叫苦連天,還望神仙打救。
美麗寶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吳民傑表示,現時時裝界仍未見減薪裁員,但經濟環境若持續惡化,部分零售商收縮業務將在所難免。
U-Right 結業,顯示了零售生意難撈。今年各大零售連鎖集團如I.T ,已開始提早在十月初減價促銷。(廖健昌攝)
衣 開季即要大減價「我呢兩日行街巡視市道,發現有行家竟然喺呢個月將新貨減至半價,我就知道大鑊了!」美麗寶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吳民傑嘆道。
原來每年十月屬剛開季,時裝界的新貨絕不減價,到開始轉季才需劈價清貨,否則全年「拉上補下」難以賺錢。雖然自由行時生意不俗,但由於十月中開始,生意比預期淡靜,且預期未來更無運行,故有同行搶先劈價爭生意。吳民傑表示這星期會和同事緊密開會,重新檢討策略,不排除加強推銷。他表示過去一年,零售租金及人工成本暴增,是現時零售業難捱的元兇。
「香港的零售業是暴冷暴熱的。過去一年零售好景,業主就狂加租,有業主竟然加租七成以上!零售商要保住旺區嘅策略性據點,亦要焗住租。當時預期營業額會繼續上升,抵銷這些fixed cost (固定成本)。但現時市況逆轉,呢啲貴鋪肯定要蝕,捱唔住無可避免都要執。」
九月起大裁員
擴張過急高危過去一年極速擴張的時裝店,自然首當其衝。有行家便透露,時裝集團I.T 自前年找來盧永仁加入出任董事總經理後,擴張明顯過急。該公司最新年報透露,I.T 截至今年三月在香港有一百七十二間店,比去年多了十六間。年內香港零售店的租金平均呎價上升達一成七,而該集團租金開支按年上升達三成三。當時營業額仍能抵銷租金增幅,但未來前景難以預料。
一名行內人士說:「佢哋嘅鋪幾貴都肯租,去年剛開拓澳門業務,就喺澳門的威尼斯人酒店,一口氣狂租了七、八間鋪,打通成過萬呎鋪位,根本生意額唔夠維皮,同行都知佢蝕到攤攤腰!」
現時I.T 的手頭現金四億多元,流動負債三億多,佔總負債九成六。其他服裝店如威高(Veeko ),流動負債九千七百萬,但手頭現金只有二千多萬,而Joyce 的總負債更百分百屬流動負債,約為二億,手持現金則為二億五。在現時營業額裹足不前,銀行又收緊信貸下,部分服裝店已處高危,極大機會裁員縮鋪。
扒王之王老闆李德麟大嘆金融海嘯下,其公司生意急跌兩成,因此於上個星期開始推出減價套餐應市。(廖健昌攝)
職位空缺數字
食 業主減價免執笠
飲食業是香港經濟好壞的寒暑表。面對金融海嘯,有五十間分店的扒王之王老闆李德麟亦大呻:「呢兩個星期營業額已經跌咗兩成。我哋為咗迎戰,已經將嘅食物減至七折。不過而家嘅人根本唔想消費,入嚟叫個三十幾蚊、最平嘅餐,填飽個肚就算。」面對這個挑戰,李德麟指扒王之王有十間鋪將於這兩個月租約期滿,假如業主不肯減租,他就會把該鋪「關門大吉」,每間鋪約有二十至三十名員工會受影響。
而經營燒味茶餐廳、有三十間分店的太興燒味老闆陳永安指出,愈高級的食肆,才是「爆煲」重災區,他說:「聽嘅行家講,佢哋嘅生意已經少咗三成,我間公司相對低檔,營業額只係少咗百分之五。」他認為這反而有利他在鋪租上講價:「有嘅業主幾個月前仲企到好硬,話要加我兩成半租,我話最多一成,點知佢唔肯簽約。呢幾日打俾佢,佢話你開價啦,最後加唔到一成!」
由於部分飲食店擴充後,會保留多些現金備不時之需,部分月份結算都是透過銀行借出短貸找數,食肆每三個月就以P (最優惠利率)加百分之二至三的利息償還,如暫時無法償還就要罰息,陳永安說:「我哋每間分店都要借百幾萬,銀行睇到暫時仲有生意,所以暫未收緊。」
這間在筲箕灣開業、一向做街坊生意的大酒樓,於租約期滿後,不願續租再捱,於是結業。有食肆老闆預計明年初春茗過後,執笠結業的情況會更嚴重。(歐陽江攝)
太興燒味老闆陳永安(站立者)謂,暫時不希望以裁員解決問題,但他認為一個星期營業額跌百分之五,情況不免讓人擔心。
GDP 漸放緩
最差裁員四萬人事實上,飲食業同行都表示,現時屬入秋旺季,且年尾及來年新年的酒席已安排好,短期不會出事,「海嘯」影響最快到明年三月後才浮現。其中專走高檔路線的餐廳,在今年中股市爆煲時,生意已受影響。部分供應商表示,一般食材賒數期為一至兩個月,有食肆已開聲要求半年數期,他們都不肯交貨。
一名飲食界老行尊指出:「現階段會結業嘅都係小型食肆,但有嘅大集團都唔好忽視,尤其舊年好多人以為個市好就勁擴張,簽落嘅租金又平得去邊?」近日股價大跌兩成的稻香集團,去年相對一眾食肆表現得較進取。一年間增設了七間新分店,又擴展旗下航空膳食業務,甚至沾手茶餐廳及收購泰昌餅家少數股權。去年六月上市集資三億多的稻香,手持現金二億七千多萬元,但流動負債達二億九千萬。而行內亦傳聞,美心集團在中環捱貴租的食肆,已處「吊鹽水」階段。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揚言,飲食業最壞情況可能要裁減四萬人:「直接嘅都要講,食肆經營困難,食物價格減唔多,租金亦唔一定減到,最有效率減成本就一定係裁員。而家嘅經營情況仲差過沙士,沙士嗰時飲食業有十八萬名員工,最後裁剩十六萬。今年香港飲食業有二十萬員工,減番去十六萬,唔係無可能。」
金融海嘯下,樓市失控,業主無力上會,即使肯蝕讓離場,也找不到買家接火棒。樓市無成交,地產經紀無單開,自然要「執包袱」。(廖健昌攝)
住地產跌價大蕭條
根據地產代理監管局顯示,截至○八年九月,地產代理及營業員達二萬三千多人。然而依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今年八月的一、二手總成交,只有五千二百多宗,這兩個月情況更差。在杯水車薪下,地產代理行唯有大裁員。
上週初,利嘉閣地產公布,已關閉十五間分店和裁走逾百名地產代理,該公司並再裁走四十名後勤人員,部分部門合併。即使幸運地未被「開刀」,員工每天返工心情都非常忐忑,「之前上頭講過,只要勤勤力力,唔怕俾人炒。但最後原來公司要慳錢,都唔會理你表現,幾勤力嘅同事都被炒。老細仲話嚟緊每個月都會檢討一次,而家日日返工好似等判死刑,做嘢搏都無用,最終都係望天打卦、聽天由命。」
而兩大地產龍頭中原及美聯除了關閉分行之外,表現差的經紀亦無得留低,前者已公布於年底前會裁減一百二十人,另有傳美聯於年底前裁減一千二百人。「好多分區本來有三、四條team ,而家都汰弱留強,整合做一條team 就算。你知地產經紀好多都洗腳唔抹腳,最近有新盤入伙,收到發展商俾嘅一手佣金,所以仲頂得住。但發展商而家都延遲唔推新盤,遲嘅真係難捱!」一名中原地產經紀呻道。
賣水貨車的富利堡老闆黃毅力(前排左四),指現時賣車「賣一架、蝕一架」,不過他寧願蝕錢也賣,多留現金傍身。(張國慶攝)
最新一季失業率達百分之三點四,比上季上升零點二。經濟師更預期明年初失業率逾百分之五,將有更多人要找勞工處求救。(林志謙攝)
通脹續高企
失業率重回98年水平
行 蝕本生意極速斬纜根據統計處資料顯示,汽車及汽車零件的銷量,今年八月與去年同期比較已下跌一成四。經營水貨車的富利堡老闆黃毅力,完全感受到生意淡泊,他指出這幾個月已經無人買法拉利,即使百二萬一架的GTR 亦要劈價至九十萬才有人要,最受歡迎的車是又平又實用的七人車。而現在賣車,更是賣一架蝕一架,他說:「蝕錢都要賣,我而家要錢唔要貨,留返嘅現金喺手,出年經濟好嘅,手頭嘅現金就會升晒值。」
不但車市淡泊,早前黃毅力曾代理遊艇生意,賣出三隻遊艇,賺了數百萬。不過他看不好後市而極速「斬纜」:「一隻遊艇千二萬,個客只需要落百分之十訂金。要等四、五個月,隻遊艇運過來先可以收埋尾數,運費已要一百萬。如果買咗遊艇個嘅人撻訂,我就真係要坐艇喇。
「而家暫未裁員,我都希望同員工共渡時艱,所以我叫嘅同事要勤力嘅,而家金融海嘯,只有可以爬到上山頂嘅唔使死!」他自己亦慳得就慳,更考慮過由現居山頂搬到麗港城居住:「我諗過,如果我搬去一嘅平租嘅屋,每年慳番幾百萬放入股市,幾年之後已經可以翻幾番。」
面對這場海嘯,大集團、連鎖店已覺經營困難,小鋪頭更加難招架,紛紛要清貨大減價。(關永浩攝)
前景 可以更差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關焯照認為,最壞的情況尚未來臨,他說:「預計明年初最嚴重,失業率會升至百分之五點五,即係二十幾萬人失業。失業第一波當然係出口、金融、銀行同地產,已經發生緊;而第二波就係零售、飲食、娛樂裁員,而家先剛剛開始。」
關焯照亦指出,市民對經濟前景缺乏信心,會嚴重影響內部消費表現。他認為香港已經極速地由一個通脹時代步入經濟衰退的年代,並預測本地生產總值(GDP )由今年的百分之六點五,下降至下季百分之二,他說:「明年香港經濟更加會有負增長,預計係負百分之二至三點五。失業率仲會不斷惡化,如果明年頭兩季,經濟衰退的情況持續,就有可能踏入通縮。到那時,樓價再跌三成、
指又會再跌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