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由法國當代文學巨匠克萊齊奧(Jean-Marie Gustave Le Clezio )摘下。他在作品中,以童年時在尼日利亞的生活和長大後周遊列國的經歷,推動主流文明所在的歐洲社會去欣賞原始和古老文化,深深震動讀者思維與感性。
68歲的克萊齊奧,是23年來首位奪得諾貝爾獎的法國文學家,也是歷來第14位奪獎的法國文學家。諾貝爾評審委員會昨天宣佈他獲獎時,讚揚他的作品「是文學新開端,有詩意的創新,感性的癡迷,對文明主宰的人性上下求索」。
從印第安人找新觀點
克萊齊奧為人十分低調,很少公開發表言論。美聯社
克萊齊奧是非一般的作家。他小時候在非洲尼日利亞的生活,令他對旅遊和原始生活嚮往,長大後浪遊列國,1970年代在中美洲和墨西哥居住多年,又曾在撒哈拉沙漠穿梭。他深深覺得原始文明的狂野、真摯,為生命帶來強烈感覺和熱情,創作生涯中的30多部著作中,就反映出對原始部落和各種遭侵蝕的古老文化的關注。
他從印第安人身上尋找新的靈性觀點,讓他寫下1975出版的《另一邊的旅行》(Voyage de l'autre cote )。1980年的小說《沙漠》(Desert )又寫出北非沙漠失落文化的偉大一面,令讀者察覺原始世界原有極深內涵,與歐洲人眼中不受歡迎移民落後原居地的面貌,形成強烈對比。
憑著《沙漠》,他贏得法國文壇最高榮譽的保爾莫朗文學獎,被譽為法國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於1994年一個法國讀者的調查中,他更獲選為在世最偉大的法語作家之一,凸顯他在當今法國文壇的旗手地位,與莫
亞諾(Patrick Modiano )、佩雷克(Georges Perec )並稱為「法蘭西三星」。
讚法國文化多元化
克萊齊奧的作品表現出他對原始社會和逝去文明的著迷。美聯社
知道摘下諾貝爾文學桂冠的消息時,克萊齊奧正在閱讀。之後,他接受訪問說得獎感受:「我十分感動,這是莫大的榮耀,衷心感謝諾貝爾委員會。」他又反對一些人說法國文化衰落,反而說法國文化「很豐富,很多元化,沒有衰落的危險」。法國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 )恭賀他時,就讚揚他體現了「法國的威望、文化和在全球化世界中的價值」。
但沒有薩爾科齊那般大法國主義,未獲獎前,克萊齊奧曾說「獲獎可給他繼續寫作的慾望,因為寫作是要讓別人閱讀、得到回應,獎項正是一個回應」,而如果奪獎,他會呼籲「書籍買賣免稅」,讓年輕和落後地區的作家,更有機會出書,他還會呼籲人們關注戰爭中受害的兒童。
一貫的人性,關注原始和漂泊不定的人物,原因?可能從他一句話找到答案──「我覺得自己是這個行星上,一個非常細小的東西,文學讓我表達這種感覺。」
新作探索法國罪孽 他最新的作品,是今年推出的小說《關於飢餓的老舊故事》(Ritournelle de lefaim )。文學界讚揚他又有新突破,小說講述在法國中產階層出生的女孩Ethel,生活一直都很美滿,但戰爭一來,人生被撕破了,探索法國在戰爭中的罪孽。
今屆文學獎由法國文學巨匠獲獎,但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常務秘書恩達爾(Horace Engdahl ),日前指美國作家太受流行文化影響,思想狹隘無知,引起強烈爭議。昨日他評論克萊齊奧得獎時說:「獎項回到文學大國法國手上,十分有趣。」恩達爾又讚揚克萊齊奧的作品有「世界性的特質,他是法國人,但更像一位旅遊者,一位世界公民,一位遊牧者。」
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法新社/ 路透社/ 美聯社
《訴訟筆錄》(The Interrogation ,1963) 小說通過患了精神病的主人翁亞當.波洛奇特的悲劇命運,探討物質主義下,人性的脆弱和人際關係的虛偽和冷漠。
亞當.波洛是個敏感的年輕人,離開家里過著有點像流浪狗的浪蕩生活,到處閒逛、抽煙、喝啤酒,住在荒置的小房子里。最後,他對世界的不滿終於爆發,在大街上聲嘶力竭地對世人作出控訴,終於被送入精神病院,成了一群心理學生的學習對象。
《沙漠》(Desert ,1980) 「這里沒有名字,連字也沒有。沙漠的風吹走一切,湮沒一切。人們眼里藏著無垠空間的自由;皮膚剛強如鐵。」
“It was as if there were no names here,as if there were no words.Thedesert washed everything away in the wind,obliterated everything.Themen had the freedom of the wide open spaces in their eyes;their skinwas like metal.”
Lalla 來自撒哈拉沙漠的圖瓦雷克游牧民族,她浪遊於北非和歐洲,後來當上紅模,但迷失大城市,她寧願返回無垠沙漠,誕下兒子,尋回自己。她的故事,揭示出法國殖民地主上世紀初鎮壓圖瓦雷克人的醜陋和殘忍。
《奧尼查市》(Onitsha ,1991) 「他希望成為另一個人,一個堅強的人,一個不會說話的,一個不會哭泣、不會感到心臟怦然跳動或肚子痛的人。」
“He wanted to be someone else who would be strong,who would not speak,who would not cry,would not feel his heart pounding or his stomachaching.”
奧尼查市,非洲國家尼日利亞一個城市。1948年,小伙子Fintan 隨意大利裔母親遠赴非洲,與素未謀面的英國裔父親重逢。最初他被當地異邦風情深深吸引,但逐漸意識到當地殖民制度的偏狹與殘酷。
《流浪的星星》(Wandering Star ,1992) 「Nour Chams 難民營無疑是世界的最盡頭,在我看來,盡頭之外甚麼都沒有,一點希望都沒有。」
“The Nour Chams Camp is undoubtedly the very end of the world because itseems to me that beyond this point there can be nothing else,there isno hope left.”
猶太女孩Esther 和巴勒斯坦女孩Nejma ,就像兩顆流浪的星星。Esther 要逃離納粹屠殺,Nejma 在難民營受盡折磨。幸好沒有讓兩個小孩心靈黑暗,反而令她們更能感受大自然和人類相愛之美。小說寫照出悲慘的人生和心靈深處的平靜。
《非洲人》(The African ,2004) 「我一直夢想母親是黑人,當我從非洲回到這個我不認識任何人的國家,我編造故事和過去,來逃避現實。但當父親回到法國跟我們一起居住時,我發現他竟是非洲人,教我難以接受。」
“I have long dreamed that my mother was black.I have invented a story,a history to escape reality upon my return from Africa in this countrywhere I did not know anyone.Then I discovered when my father returnedto live with us in France that he was the African.This has beendifficult to accept.”
這是克萊齊奧的自傳式故事,憶述他在非洲當醫生的爸爸。故事中的男童,因戰亂很晚才能與爸爸重逢,爸爸在他心目中既陌生,又必須愛,內心充滿矛盾。
部份其他作品 《戰爭》 (War ,1973)
《巨人》 (The Giants ,1975)
《金魚》 (Poisson d'Or ,1996)
《烏拉尼亞》 (Ourania ,2006)
過去五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2007年 萊辛(Doris Lessing ,英國)
小說以懷疑主義、激情和想像力,審視被割裂的文化
2006年 帕慕克(Orhan Pamuk ,土耳其)
小說追求故鄉憂鬱靈魂的同時,展現文明衝突和交錯的新象徵
2005年 品特(Harold Pinter ,英國)
劇作擅長將殘暴和平凡事物湊合在一起,強迫觀眾進入充滿壓迫感的密封空間
2004年 耶利內克(Elfriede Jelinek ,奧地利)
小說揭露人性陰暗面,《鋼琴教師》赤裸裸地探索性與暴力、偷窺狂和虐待狂的病態
2003年 柯慈(J.M.Coetzee ,南非)
小說深刻描述平凡人無奈面對種族隔離主義,《麥可.K 的生命與時代》描述一個小人物逃避國家紛亂和戰爭,最後對一切漠不關心
克萊齊奧與妻子傑邁亞結婚三十多年,一直恩愛非常,還合作撰寫過多部作品。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