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家子飛天路
左起:景海鵬、翟志剛、劉伯明
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因為成為「神舟七號」正選太空人,一夜之間聞名天下,令人稱羨。成功的背後,他們各自有不同的奮鬥故事,但他們同樣來自貧困的農村家庭,同樣刻苦努力,排除萬難,才能踏上飛天之路。 本報記者
景海鵬 堅持做到100分
‧1966年10月出生
‧山西省運城人
‧安全飛行紀錄1,200小時
「飛行員和航天員都沒有捷徑,堅持是唯一的選擇。」生於山西農村的景海鵬自小便有不服輸性格,自我要求特別嚴格,訓練也特別刻苦,他不僅自己努力練習,還拉
隊友加強訓練。他認為:「航天必須100分。航空的錯誤可以彌補,航天無法彌補,航天員必須做到『零失誤』。」
景海鵬小學五年級時愛上打籃球。因為個子矮小,打不上主力,不服輸的他刻苦訓練,最後靠準確的投籃技術,成了隊中的籃球明星。他說,透過打籃球,他明白一個道理:「只要努力,誰也不比誰差。」
兒子取名「宇飛」
曾遇到不少挫折的景海鵬,在1984年空軍招募飛行員時,因為學習時間太長、勞累過度,他的眼睛出現血絲,因而未獲取錄。景父更因家貧決定不再讓兒子讀書,結果他傷心得三天沒吃飯。心痛不已的父母最終決定讓兒子再讀一年,景最終成功考上航校,並順利進入空軍飛行部隊。
1997年,景海鵬正投考太空人時,正值兒子出生,但他堅持要等到入選通知後再為兒子取名,結果兩個月後,他為兒子取名「景宇飛」。也許是遺傳了父親的特質,兒子小學二年級時,就和他討論太空船的結構。
翟志剛 燭光下苦讀圓夢
‧1966年10月出生
‧黑龍江省龍江縣人
‧安全飛行950小時
眼睛大大,剪個小平頭,經常笑容滿面的翟志剛,被譽為神七太空漫步的大熱。自小家貧的翟志剛,小學畢業後一度想過輟學,但母親一句:「絕對不行,家
砸鍋賣鐵也要供你讀書。」令他發憤求學,最終實現了飛天夢。
生於黑龍江一個農民家庭,有六兄弟姊妹的翟志剛,就讀中學時,父親癱瘓在床,58歲的母親每天都靠賣瓜子養活家人。「看母親那麼勞累供他讀書,弟弟開始想辦法分擔家務。」哥哥翟志強指,翟在高一、高二時的成績因此很一般。
翟志剛升讀高三時,每天晚上都要補課,但由於總是停電,
室只能用汽油燈照明。翟坐在後排,因燈光線不足,於是他每天口袋
都袋
一小截蠟燭頭,在上課時用,一下課馬上就吹滅,然後用紙包起來裝進口袋
。據他當年的班主任、黑龍江省龍江縣第二中學副校長徐東升稱,翟成績好、吃得苦、組織能力強。他組織大家幹活時,始終挑最苦最累的工作。
翟志剛性格內向,處事沉穩。難怪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說他,注重細節,操作能力突出,心理素質好,尤其是情緒穩定性和危機處理能力很強。
劉伯明 小諸葛降服官
‧1966年9月出生
‧黑龍江省依安人
‧安全飛行1,050小時
由於愛思考、愛鑽研,劉伯明在太空人隊伍
有「小諸葛」的綽號,他曾因流利地回答一名
官10個刁鑽專業問題,從此被這名
官「免提問」。他小學時還曾因拆掉家
最值錢的收音機激怒父親,但他最終把收音機還原,令父親對他刮目相看。
劉伯明在高中的三年
,每天都辛苦地騎單車往返住家與學校的20公里路,但他從未生過病,還鍛煉出強壯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為他肩負太空人重任奠定基礎。
英語零分變第一
劉的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只是他初中時只上了半年英語課,結果中考的英語成績得零分,但經過一番努力,他的成績突飛猛進。劉父形容兒子當年「連走路、幹活時,都在背單詞。」他現時已是太空人中英語最好的一個。劉也是在高中時期的一篇英文課外資料中,首次接觸到「航天」這個詞。劉曾說:「『對個人來說,這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對人類來說,卻是一大步。』讀到岩士唐(又譯杭思朗)登上月球時說的這句話,我很震撼。」當他後來成為太空人後,對太空事業了解更深。
見證劉伯明成長的中學校長,後來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這位能吃苦的得意門生。劉與妻子育有一名15歲女兒,同時亦在航天領域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