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9月15日星期一06:30
(綜合報道)
中秋前夕,內地股市再創近年新低,相比之下,內地樓市情況更加凶險,有龍頭地產公司之稱的萬科宣布減價賣樓,觸發市場連鎖效應,外資紛紛發表報告,唱淡內地房地產股,期望中央救市之聲再次響起,內地發展商汰弱留強,相信已逼在眉睫。
全球資產市場出現收縮,美國 樓市前景固然難樂觀,內地樓市今年持續降溫,最近調整幅度加劇,「劈價」潮更由二手樓擴展至一手樓。早前萬科宣布以優惠方式減價兩成賣樓,引起部分原先買了樓的業主不滿,要求一視同仁,結果當然得不到回應,由於萬科在內地被視為龍頭地產商之一,該公司的決定,很有可能會觸發同業追隨。
從香港或其他地區經驗,房地產是資本密集的行業,經營風險極高,要在長期競爭中保持生存條件,資金調動至為關鍵。當買家入市意欲低迷,手頭物業就會一朝由資產變成負債,減價甩貨既可套現,又可避免債務上身,是明智的做法,地產商在淡市不敢輕舉妄動,只是避免牽一髮而動全身,但有人打響第一槍,尾隨的人就會一擁而上。
淡市套現明智之舉
發展商減價,啟動了物業調整的循環,二手樓價必然被拖低,市場最憂慮的,是會造成斷供潮。早前深圳 傳出斷供個案增加,有關方面再三否認,最近外資證券行大摩,就指出若新盤樓價下調兩成,就會拖累大型發展商,亦有可能影響到內地銀行的貸款,結果會對這兩類股份造成不良影響。內地樓市回落,最先是因為政府提出宏觀調控,試圖調控過熱的經濟,其中包括增加存款準備金率,現在樓市跌勢已成,市場認為中央放寬宏調的條件增加,估計未來幾個月,調低準備金率的機會大大提高。
從內地經濟政策,由降溫慢慢轉移至強調保持增長,放寬宏調的空間的確多了。不過,當初中央大力收緊房地產貸款,原因之一是外資投機人民幣升值,於是大量調資到內地炒樓炒股,如果中央放寬宏調,資金鬆綁後流走,樓市依然有回落壓力;另一方面,當樓市熾熱時,民間不無怨言,認為政策利用地產商,卻造成公眾買不起樓的局面,若然樓市下跌,政府立即救市,從政治上亦要提防公眾情緒。
城門失火港要留意
樓市起跌,往往走在經濟之後,而且出現滯後,內地壓抑樓市,但樓價依然飆升一段日子才見頂;現在樓價回落,就算中央鬆手,樓價是否即時止跌,中間不無疑問,所以憧憬救市,除了要看中央是否會就範,還要看政策何時發揮效力。
內地樓市調整,對香港樓市應不會有直接影響。不過,本港股市有不少內房股掛牌,若然內地樓市續跌,造成內房股不振,股市受壓,或多或少產生負財富效應;其次,如果內地物業價格持續滑落,「平貨」四處求售,部分香港資金或會改投入內地,間接影響本地資產價格,所以城門失火,香港投資者也要提高警覺,留意變化。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