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套人氣貓狗電視劇,再次引起大眾關注飼養小動物應有的責任和態度。寵物不但是人類的良伴,更是長期病患者、兒童、長者、殘障及精神病者的精神支柱。有精神科醫生指,透過飼養小動物可改善和控制病情,更可幫助有言語障礙的兒童克服溝通障礙。
飼養小動物對改善心理素質有較直接的作用,故對於抑鬱症、焦慮症、驚恐症及長期病患者的影響更顯著,據香港執業精神科協會主席丁錫全醫生稱,患驚恐症的人養貓狗更有助穩定情緒,「驚恐症病者經常無緣無故緊張、心慌,病發時可能不知所措,如果身邊有寵物陪伴,有助紓緩情緒。」
不過,丁醫生表示,心理病人要選擇一些情緒穩定、忠心溫馴的寵物來飼養,「以狗的品種來說,史納莎、西施、北京狗普遍都較為善解人意和聽教的,懂得在適當時間安撫主人;至於經過訓練的貓,其情緒則更為平靜,牠輕描淡寫的舉動,可助平復心情,貓狗更可陪主人一起睡,撫慰心靈,減少孤獨感。一些天生情緒不太穩定的,如松鼠狗、較難訓練和野性的狼狗、鬥犬品種和獵犬等則不太適合。」
因身體殘障而引致溝通或社交障礙的兒童,通常比較害羞、怕黑、易恐懼,嚴重者甚至患上自閉症,這些情況都較宜養狗,「狗的性格主動、活潑、好奇心強,與狗隻相處令小朋友開放自己,如蹓狗時會結識到朋友,增強自信心。面對動物時,小朋友往往更能表達壓力及不快,可避免影響學習情緒。」丁醫生指,狗隻平均有十五至二十年壽命,可以陪覑小孩成長,孩子的性格亦會因而變得較開朗及主動,對於單親家庭成長的小朋友幫助更大。比較自我中心、嬌生慣養的孩子,透過照顧小動物,可加強責任感,學懂關心別人及相處之道。
情緒影響健康,心理質素的改善亦有助控制情緒及血壓,丁醫生說:「有研究指,養狗人士的平均壽命比無養狗的人長,較少有心臟病,壓力承受程度亦比較高,對於長期病患者的身心皆有益處。」部分慢性病患者因為不能如正常人般生活,常感到悶悶不樂及意志消沉,飼養小動物可分散注意力,暫時忘卻不快,有助情緒回復穩定,再以樂觀及積極態度面對人生。飼養寵物可作為一種精神寄託,歐美早有調查發現,有養狗的長者進醫院的機會比其他老人少21%及長壽。
應屆會考有不少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皆考獲不錯的成績,但部分的自信心不足,亦有溝通和社交問題;那養寵物對於生理毛病的改善和治療,又是否有效?筆者同事的友人,患有嚴重的弱聽,但曾於沒佩戴助聽器的情況下,清楚聽到筆者同事家貓的叫聲,這又是否代表弱聽人士對貓兒的聲音特別敏感?
耳鼻喉專科醫生顧德政說:「若是聽覺神經受損而導致聽力衰退,是無法修復的。聽力不會因為聽得多某類聲音而恢復或有所改善。不過,在清靜的環境、無雜音情況下可聽得較清楚,不同病因亦決定病者對高低音頻的敏感度。」養寵物雖然對改善聽力沒實際幫助,不過對於弱聽、聾啞人士來說,可作為一種心靈慰藉,小動物熱情的肢體語言及眼神,能令患者感覺溫暖,樂觀地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