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香港] 又浪費了一年籌建郵輪碼頭須兩手抓

(明報)07月10日星期四05:10AM

【明報專訊】啟德  新郵輪碼頭的招標,由於政府不順從入標財團將之改為地產項目的要求,決定推倒重來,重新招標。政府此舉做得對,不過本港急需的郵輪碼頭設施,最少要延遲一年才得以啟用,為防

日後再流標,給本港造成更大經濟損失,我們認為政府應該兩手抓,在重新招標的同時,要朝自行興建郵輪碼頭部署,積極全面規劃,縱使第二次招標仍然沒有財團合資格,新郵輪碼頭也可以在政府出資情下,立即動工,不用再蹉跎歲月。

拒地產發展要求政府處理正確

第一次招標,政府只收到兩份標書,據披露,兩個財團都把興建郵輪碼頭當作地產發展項目。一份標書要求分拆出售酒店房間,情就如同起樓賣樓一樣,另一份標書則要求政府撥出與郵輪碼頭毗鄰的一幅廣達19萬平方米的土地,給中標財團一併作商業發展。入標財團眼於買樓和索取土地,有違政府策劃郵輪碼頭的原旨,如果順應財團的欲求,極可能會是數碼港的翻版,因此政府拒絕財團的要求,是正確的,免卻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質疑。

關於本港要發展第二個郵輪碼頭,只有兩個財團入標,反應不算熱烈,相信出乎政府意料之外。發展商在商言商,原有招標條款,他們可能認為回報不夠吸引,或者是意圖謀取更大利益,於是另闢蹊徑,將之轉化為地產項目;另外他們或許看準本港急需郵輪碼頭,時間是政府的「死穴」,期望政府在時間壓力下讓步,得償所願。這次政府給財團吃檸檬,值得肯定之餘,當初是否太樂觀而門檻訂得過高,值得探究。

今年底再次招標之前,政府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18億至20億元,用於興建郵輪碼頭基礎建設的開支,包括地盤平整、政府設施和不少於23萬平方呎的園景平台等。政府承擔這些開支,是否向發展商讓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長馬時亨  未正面回應,只表示目的為吸引市場投標;至於入標財團所提出地產項目要求,馬時亨說早前諮詢過市場意見,顯示一直有財團對郵輪碼頭有興趣,但在截標時(今年3月初)全球經濟產生變化,可能影響到投標者的興趣,以及財團在遞交標書時,提出一些政府不能接受的要求。

全球經濟環境轉變,如果是導致流標的原因,則現在次按風暴未了、油價和商品價格高企、全球瀰漫經濟放緩和通脹爆發的隱憂,展望未來一段日子(起碼1年甚至更長時間),全球經濟都可能在低谷徘徊,再招標的條款,只多了政府撥資興建基礎設施,這樣是否足以吸引發展商再入標,尚待觀察,如果屆時入標財團依然提出附加條件,政府在時間流逝、壓力愈來愈大情下,會陷於更被動的景。

根據2005年旅遊事務署及香港旅遊發展局  委託顧問所做的調查顯示,由1990至2005年間,全球參加郵輪旅程的旅客人次,由440萬增至1390萬,增幅超過兩倍,預計2020年將會增至2380萬至3150萬人次,反映世界郵輪市場持續保持增長之勢。而亞太區現時佔全球郵輪市場介乎3.7%至8.6%,本港在亞太區郵輪市場的市場佔有率,則介乎16%至30%。調查同時指出,本港的郵輪出入境旅客人次由1999年的138萬人次,大幅攀升至2005年的215萬人次,當中包括參加郵輪旅程及「無目的地」郵輪旅程的本地居民及國際旅客。

由於本港是不少國際郵輪營運商眼中的「必經之地」,因此吸引大批高消費郵輪旅客路經本港,本港經濟將會大大受惠。該調查估計,到了2020年,本港郵輪業每年的經濟收益,會高達14億至22億元,同時帶來約6900至10900個就業機會。因此,目前的情是郵輪旅客增長迅速,對本港經濟大有促進作用,但是本港卻缺乏設施接待他們。

競爭對手多要確保母港地位

本港鄰近一些國家和地區,都在這方面大興土木,例如上海  首期郵輪碼頭設施,年前已啟用,新加坡  的新郵輪碼頭快將落成,深圳  亦計劃2012年前在蛇口建郵輪碼頭,各地都爭取成為郵輪的母港,以營收最大效益。佔全球八成市場的三大郵輪公司,已在香港設分公司,作為亞太區母港,準備將最大的郵輪調來香港,現在本港的郵輪碼頭一再延遲啟用,會否導致他們改變部署,降低香港作為母港的角色和作用,值得留意。

香港興建新郵輪碼頭的事,已經延宕10多年,現在還只是停留在招標階段,其曠日持久,事態如蝸牛寸進,實在使人焦急又無奈。因此我們要求政府這次不要再拖了,應該兩手抓,進行第二次招標的同時,自行作全面規劃,作最壞打算,就是由政府自行出資興建,然後租給業者營運。最壞打算若出現,卻可能是最符合香港最大利益的契機。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