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資訊分享] 鄉村網吧包圍城市

鄉村網吧包圍城市
鄉村網吧包圍城市

這是一個I.T.版「農村包圍城市」的故事。
兩個屋 仔,幾年前眼見台灣網吧大舉殺進香港於鬧市開鋪,便有樣學樣,以少少錢在新界偏遠地區搞網吧冒起頭來,六年間密密開了廿多間鋪,每月賺逾一百萬元。
相反過江龍卻因競爭激烈,被迫打割價戰而損手,甚至要敗走返回台灣;最終這間「新界王」陽光網絡,變成全港最大網吧。

陳龍盛小檔案
31歲,中七畢業後從事電腦銷售生意,眼見不少網吧賺大錢,決定轉行,○二年與楊智亮合資創辦陽光網絡。
楊智亮小檔案
24歲,中學時與朋友搞網頁寄存服務,月賺六、七萬元;曾代表香港到韓國參加國際電腦比賽,得第六名。中六輟學,與陳龍盛合資開網吧。

他們二人經朋友介紹相識,傾了一年後決定合資創業,股權至今一樣,二人仍住在新界地區。

屯門這偏遠地方,記者一世人去過的次數,十隻手指絕對數得晒。為了採訪,從市區坐了個半小時巴士,其間 完又醒,醒完再 ,眼皮一開,突然見到目的地鳴琴路,便滾水淥腳下車。怎料行了十五分鐘,還未見陽光網絡的影跡,這才發現鳴琴路原來很長。
隨口問個學生:「海麗花園怎去?」他望望四周沒有頭緒,可見屯門真的很大;記者轉為問:「陽光網絡在哪裡?」他一下子清晰了,指向遠處一個鮮黃色的大型招牌。
幾經辛苦,終於來到陽光網絡,才下午時段,近百部電腦前已坐滿著校服的學生,部分還換上短衫短褲「踢」拖鞋的街坊裝,目不轉睛地玩網上遊戲。
等到夜晚,客人已換了另一批,多數是放工後的打工仔,雖然上身衣 不同,但都照樣「踢拖」,部分人更一邊打機,一邊吃外賣。
老闆之一的陳龍盛認為,新界地區娛樂較少,放工放學後打機,成了不少居民的消遣。

農村包圍城市
陳龍盛睇準這股新界獨有文化,不斷在偏遠地方開鋪,現時的二十二間分店,有十五間位處新界,其餘的亦集中於舊區,十足當年毛澤東為應付國民黨的「農村包圍城市」戰略。但這招策略,他坦言是為勢所逼。
事緣○○年,「戰略高手」等台灣大型網吧大舉來港,在銅鑼灣及尖沙咀等鬧市開業,每間店鋪動輒投資一千萬元,而自小鍾情電腦的屋 仔陳龍盛及楊智亮,亦有意創業搞網吧,但資金只有積蓄及父母打本的五十萬元。
由於資金有限,他倆惟有由租金便宜的地區起步,「我 住葵芳,不時落網吧同人傾偈,見好多人 青衣過 玩,先發現青衣原來無網吧。」其實,青衣一直欠缺遊戲機中心及桌球室等娛樂場所,即使今時今日,就連卡拉OK 亦未有。居民要蒲,最近也要到葵芳或荃灣。

他倆選址位處青衣正中心的涌美老屋村,貪該處數分鐘路程便是長康 及青衣 等大型公屋,還被七間中小學包圍,附近設有不少食肆,因此人流不斷。開業初期,單靠平價易拉架及派傳單宣傳,已吸引到大批青年人幫襯,開張五個月便已回本,「公屋地區無咩娛樂,亦唔係人人有電腦,所以 人覺得花十幾蚊玩一個鐘都好抵。」陳龍盛表示,這個約七百呎的鋪位,當年月租只約五千元,他倆更為減省人手,索性親自落鋪打理。
創業一炮即賺,未夠一年,他們再將這條賺錢方程式複製,走到更偏僻的東涌開荒,於鄰近逸東 的馬灣新村開分店,「講真我 開頭無乜特別優勢,全靠開得早,做到獨市生意。」
○三年,市區網吧越開越多,高峰期達四百多間,掀起割喉式減價,小型網吧不惜降價至每小時三、四元迎戰,「人 開 旺角、銅鑼灣爭崩頭,我 專揀青衣呢類住宅區開鋪。」因此陽光網絡可隔岸觀火,繼續於天水圍、大埔及屯門等新界地區狂開分店。陳龍盛指,屋 地區的租金只佔其經營成本約兩成,相比市區接近四成划算得多。
經常與網吧合作的Gameone 老闆施仁毅,大讚陽光網絡的策略正確,「住宅區 街坊,去網吧為求方便,陽光揀 北 新界區開鋪,少 競爭,生意分分鐘好過市區。」

自研技術防病毒
成為網吧一哥,甚至擊退台灣過江龍,陳龍盛笑言,幸好各界當年沒有將他們放在眼內,「主要係市區競爭大,而且台式網吧的裝修要靚要豪,我 情願放多 錢提升電腦功能。因為網吧 電腦,用到第三、四年就開始舊, 客開始嫌慢,但好多行家唔願再投資,結果執笠收場。」
陽光網絡每三年更換一批新電腦,但楊智亮坦言當初遇過不少挫折:「起初安裝或更新軟件,要逐間鋪逐部電腦做,浪費好多人力物力;電腦又試過被網絡病毒入侵,半日無得做生意。」
「試過搵外面 軟件公司幫手,但無適合多店鋪 程式,而且程式唔可以隨意改動,靈活性好低。」曾代表香港到韓國參加國際電腦比賽的他,花了一年時間,親自研發合乎自家要求的中央管理程式及網絡安全技術。到第四家分店開張時,所有軟件已可透過總公司的電腦,經互聯網同一時間下載到分店內每一台電腦,省卻一半人手。
去年,楊智亮再花近百萬元,研發獨家的「無盤技術」,他們將店鋪內所有電腦的硬盤抽起,改為安裝在中央伺服器內。每部電腦開機時,透過網絡虛構一個硬盤,「客人關機後,賬號、密碼或寄存資料都會隨虛擬硬盤而消失,避免駭客入侵,銀行都有用類似技術。」相比一般網吧沿用的保安系統穩陣得多。

規模大 有 數
○四年,已有五家分店的陽光網絡,發展及管理日趨成熟,陳龍盛及楊智亮的朋友均表示有意入股,「公司開 一段時間,新人入股唔知合唔合作到,賺到錢較難平分,所以決定搞特許經營,可以短時間內擴大規模,增加知名度。」
由於加盟者有資金,但欠缺技術,他們遂包辦一切電腦技術上的工作,亦會就選址及店鋪裝修提供意見,開業後抽取加盟店每月營業額的一成作佣金。
不過人多則亂,開始時不乏麻煩事:「部分加盟者只顧自己分店利益,好似搞禁煙,佢 怕得失 客偷偷俾佢 食,我 唯有密 巡鋪,見到違規就發警告信。」
陳龍盛坦言,做特許經營賺錢不及自營店多,但往往因規模壯大,換來額外的待遇,例如大型發展商 地,便曾找他們進駐新港城及新都城,「發展商講明唔會俾其他網吧入場,變相保障到我 生意;大型遊戲廠商,又會俾禮物同優惠給我 轉送客人。」

反攻鬧市
陽光網絡昔日在新界稱霸,今年初更反攻市區,在兵家必爭的旺角鬧市開鋪,似乎違反了他們的原則,但他們笑言開旺角旗艦店純粹機緣巧合:「市區租金好貴,我 一直負擔唔到。不過規模大 ,健康形象吸引到業主遠東發展,肯以較平價錢租鋪俾我 。」
據陳龍盛估計,該店租金比市價平一半,故同行壓價至每小時四元時,他仍夠膽標價十二元迎戰,「就算比其他網吧坐少一半人,我 都有得賺。」結果該店首月已做到收支平衡。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