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原是要自己去爭取的。有些人終日愁眉不展,
有些人願意窮一生的努力尋找快樂的泉源,阿蘇就是屬於後者。愛笑愛吃的她透過炒鮮蔬這道簡單菜式,向大家體現「自製快樂」的人生道理。
每年夏天,我會分別邀請一些小朋友到電台跟我一起做節目。我會問他們一些普通的常識,例如:「為甚麼我們報警要打999?」一女孩答:「因為警局入面有好多『狗』捉賊。」我又問過:「聖經是誰寫的?」一位男生不假思索便回答:「聖誕老人!」我再問:「為何有些人長得很美,有些人長得很醜?」有個小男孩秘密的跟我說:「如果爸爸、媽媽做了壞事,生下的小朋友便會很醜樣!」
「魚蛋是魚的那一部份?」小男生搶著答:「魚的蛋!」
「那麼牛丸是從牛的那個部份而來?」隨即多把聲音一同答道:「牛的丸……」
這些有趣答案大部份來自八歲以下的小朋友,每次和他們一起,也玩得筋疲力倦,但卻慶幸能拾回些許童真。
教人摸不著頭腦的是,每當我邀請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小朋友做節目,直播室竟是出奇的寧靜,因這年紀的小朋友不喜歡動腦筋,不喜歡回答問題。每問他們問題,給你的答案總是:「我不知道!」
你可曾留意家裡的小孩,五、六歲時曾經有問必答,答案往往令人捧腹,但他們愈年長的時候,便很難想出一些有創意的答案來。
為了這個現象,我曾努力研究,而結論只得一個,就是他們怕錯!幼稚園生不懂甚麼是「對」,甚麼是「錯」,因他們只活在喜歡與否的世界!
[font=黑體]喜歡就笑,不喜歡就生氣,直接了當,所以他們活得開心。人大了便開始學會介意,介意做得不好,介意別人怎看你,介意錯,介意……甚麼也介意。
這樣,人亦隨著日子變得不開心。
別人常說我是個開心的大孩子。對,我窮一生努力去學習開心過活,開心不是「天跌下來」的,亦不是「樹生出來的」。大家要努力學習「直接」和「不介意」。
學煮菜是一個很好的練習,而炒雜蔬是一道很難出錯的菜式,只要你懷著信心,到市場選購最新鮮最當造的蔬菜,跟足步驟,出來的效果就不會差到那裡去,當七彩繽紛的菜式擺在眼前,人自然便會開心起來。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