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的時候我會變成怎樣?不但不能坐飛機到處走,連落街買份報紙恐怕都不能了。這趟來上海,卻有機會跟88歲的Mr.Wang把臂同遊虹口的提籃橋區。告訴我們這個他出生、成長的社區,曾經是數以萬計猶太人聚居的家,他不止與這些遠客為鄰,還做過猶太人開的咖啡店侍應,還有那些路過夜總會前的流鶯……
一直很膚淺的以為保留得最完好的舊上海建築,就只有外灘。直到那天坐的士來虹口區的酒店,窗外是一大片兩層高的紅灰磚建築,才知原來還有這麼大片暫時逃過發展商推土機魔爪的老房子。很想知道它們的故事,正好上海的朋友說幫我們找了個老導遊。
「是個88歲的老公公呢。」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更加期待這次旅程。
見證猶太人歷史命運
我們到虹口區的摩西猶太會堂等這位老先生﹕穿深色風衣,架厚厚膠框老花鏡的老伯,精神爽利,看來不像是個年近九旬的老人。
「My name is Wang.I was born in 1919.」講英文?Mr.Wang派名片給我們,上面也只有英文名字﹕Wang Fa Liang。問他中文名字是什麼,他道「王發良」,可是之後又回到英語廣播。「你看,這裏有我的名字。」他從口袋裏拿出一本英文書,原來Time Out的上海旅遊指南亦有提到他的大名,真的很「潮」呀。當然了,上海相信沒有人比Mr.Wang更有資格講虹口的舊猶太區了。Mr.Wang 88年前在這裏出生,之後一直住在區內,親眼見證多少猶太人的故事。他從小還跟一名美國老師學英語,長大後又在英國氧氣公司、法租界的咖啡室、跨國石油公司Texaco等洋行工作,英文好過我們這班學英文學足十幾年的香港人。外國人想了解猶太人在上海的歷史,不找他還要找誰呢。
「1930年代,納粹德國開始排猶運動,大批歐洲猶太裔人逃難出國,好些來了上海;二次世界大戰時,上海估計有2萬猶太人,還有『小維也納之稱』呢。」為何選上海?原來當時美國等國家都對猶太人關上大門,只有上海是個不需簽證也能去的地方,為保性命,不惜遠渡重洋。「1937年日本侵華後,希特勒其實要求過日本人把中國的上海猶太人趕盡殺絕;但日本人對猶太人畢竟比對中國人好,沒有把他們送到集中營,只命令他們搬到提籃橋區這一帶。直到中國解放後,這些猶太人才遷徙到其他國家。」
昔日夜總會今日衣服店
我們跟覑Mr.Wang健壯的步伐,走到舟山路。「以前舟山路這裏有很多猶太人做生意,這間衣服店以前是夜總會!舟山路59號則是美國前總統卡特任內財長布盧門撒爾(Michael Blumenthal)從柏林逃難到上海時的住所,住了8年才移民到美國。」盧門撒爾住的弄裏,整排房子都是俄國猶太人建的紅磚建築,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在中國;他飛黃騰達後也曾重臨舊地。不過現在這名人故居,出入的只有阿嬤,旁邊有間「地」理髮店而已。
提籃橋區除了建築看得出有猶太遺舻,生活和一般上海住宅小區沒什麼分別﹕舊醫院前擺檔的補鞋匠和街坊聊天;猶太紀念館前*覑居民剛洗好的襯衫甚至內衣褲;霍山公園猶太紀念碑旁是來閒坐的老人家。趁Mr.Wang還願意帶旅人尋索尋常百姓家背後不尋常的故事,快來一趟吧。
提籃橋區不止保留不少猶太僑民建築,亦保存上海尋常百姓的生活風貌。
Mr.Wang(左)在舟山路俄羅斯猶太人建的房子前,細說這苦難民族在上海的生活。
舟山路59號的這道門,曾是美國前財長布盧門薩爾小時天天出入的地方。
西式建築和晾在繩索上的衣服,非常上海。
昔日救濟逃亡的猶太人的中心,如今已是居民每天晾曬衣服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