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盤點中石油(0857)的八大資源優勢

中國證券報2007-10-23

石油石化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行業,石油是「工業的血液」,而資源更是石油石化產業鏈的源頭。作為全國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氣生產商,中國石油在國內佔據明顯的油氣資源優勢,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保障。統計顯示,公司佔全國原油探明儲量的60%以上,天然氣探明儲量的80%以上。隨著A股發行,其資源優勢必將與資本優勢交相輝映,共同推動中國石油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第一,油氣探明儲量在國內處於主導地位。

  我國的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探與生產主要集中在中國石油(857)、中國石化(386)、中海油(883)等三大公司,三大石油公司的原油產量與全國原油產量之比最近三年在90%以上,天然氣產量與全國天然氣產量之比在95%以上。2006年底,中國石油原油探明儲量116.18億桶,占三大石油公司原油總儲量的70.8%;天然氣探明儲量1.5萬億立方米,占三大石油公司總探明儲量的85.5%。而根據PFC Energy能源顧問公司的研究報告,中國石油2006年底的探明儲量合計為205億桶油當量,僅次於埃克森美孚的228億桶,位居全球上市石油公司第二。如果考慮到今年五月中國石油發現的南堡油田(探明儲量估計為73億桶油當量),那麼,中國石油在2007年底的探明儲量很可能超過埃克森美孚,躍居世界第一。

  中國石油的油氣探明儲量絕大部分位於我國境內,主要在東北、華北、西南和西北地區。截至2006年底,其在松遼盆地、渤海灣盆地的探明原油儲量分別占公司總儲量的42.8%和19.2%,2006年的原油產量分別占該公司總產量的43.9%、20.8%。從油區分佈來看,已探明原油儲量中約69.1%集中在大慶油區、遼河油區、新疆油區和長慶油氣區,已探明天然氣儲量約有88.1%集中在長慶油氣區、塔里木油氣區、四川油氣區和青海油區。

  第二,油氣區產量高,分佈廣。

  中國石油在國內擁有14個油氣田,其中大慶油區是我國最大的油區,也是世界最高產的油氣產地之一。大慶油區的勘探始於1955年,並於1959年在該地區發現原油。1976年大慶油區的原油產量達到每天100萬桶(年產量約合5000萬噸),並有保持27年年產超5000萬噸的世界級記錄。截至2006年底,大慶油區的探明原油儲量占公司總探明原油儲量的36.2%。目前大慶油區生產原油的油田共有20個,2006年的原油產量為3.22億桶,原油儲采比為13年。大慶油區的原油主要位於地下900米至1,500米較淺的地質結構相對簡單的大型儲油層,大部分原油為中等黏度油,API重度平均為35.7度,屬於較輕的優質油。2006年,中國石油的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為8.3億桶和449.5億立方米,分別佔我國三大石油公司合計的66.4%和78.5%。

  從勘查面積來看,截至2006年底,中國石油在我國境內擁有的勘查許可證所涵蓋的總面積大約180萬平方公里,擁有的採礦許可證所涵蓋的總面積大約6.6萬平方公里。公司通過老油田的滾動勘探,不斷增加油氣儲量。2006年,在鄂爾多斯、松遼、四川和準噶爾等盆地獲得眾多突破,石油儲量接替率達到1.097,為實現原油產量的穩中有升奠定了資源基礎。

  第三,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預示未來的油氣資源潛力巨大。

  我國陸相盆地系統中,構造型油氣藏存在於圈閉之中,具備生、儲、蓋三大條件,易於開發;而巖性地層油氣藏大部分以儲代蓋,因此,往往丰度和滲透率較低,且大部分儲層具有非均質的特性,使得油氣資源在長達數百萬乃至數千萬年的漫長地質年代中沒有揮發,仍然存在於地層之中。這些油氣藏在勘探上往往表現比較「溫和」,比如壓力低、產量低甚至沒有自然產能,在開發上表現為單井產量低、開發工藝複雜,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低價值而未被引起重視。2003年以後,中國石油對勘探系統全體技術人員展開了為時一年多的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理論和方法的培訓,極大地促進了油氣藏勘探,一批重大勘探成果相繼產生。從東部松遼盆地慶深氣田的發現,到渤海灣冀東南堡油田的誕生,從鄂爾多斯盆地姬塬油田到四川盆地須家河大型地層巖性氣藏,從準噶爾盆地東部到塔里木盆地中央,中國石油都有重要斬獲,引起了全球勘探界的矚目。

  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是:2004年以來,中國石油新增的探明儲量中,巖性地層油氣藏所佔比例均超過60%,2006年更達到65%以上。2004年-2006年,中國石油中低丰度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領域共獲得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0.7億噸,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5,633.2億立方米。其中,鄂爾多斯、松遼等凹陷盆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6.3億噸,塔里木盆地塔中台緣帶碳酸鹽巖礁灘復合體探明油氣儲量8,273萬噸,四川盆地川中前陸斜坡須家河組探明天然氣儲量1,078億立方米,松遼深層斷陷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深層火山岩大氣田——徐深氣田,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1,018億立方米,開闢了我國陸上「第五大氣區」。

  從剩餘資源潛力分析,巖性地層油氣藏在今後相當一個時期內,將是我國陸上最現實、最重要的油氣勘探領域。中國石油在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取得突破,找到了打開石油寶庫大門的「金鑰匙」。

  第四,海上勘探開發有巨大空間。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石油和天然氣探明儲量和年產量逐年穩步增長,而增長量的70%主要來自於海洋油氣。我國海域具有較豐富的油氣資源,據估算,石油和天然氣的地質資源量分別為246億噸和8.4萬億立方米。一般認為,深海能源儲量將是陸地能源儲量的100倍,其中縱深300-3000米海域被稱為深海區,是能源領域最具潛力的處女地。我國擁有70萬平方公里的300-3000米深水域,石油天然氣儲量十分豐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海洋油氣資源調查研究起步相對較晚,海域的油氣勘探程度和油氣資源的探明程度較低,尚有許多新的領域有待突破,有較大潛力。南海北部陸坡分佈範圍廣,面積約21萬平方公里,位於被動陸緣深水區,是當今世界石油工業勘探開發的熱點。為了進一步開拓原油和天然氣的勘探與生產,中國石油已經向國土資源部申請我國南海南部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查和採礦許可證,以進行海上原油和天然氣勘探與生產工作。

  第五,海相勘探方興未艾,是未來資源發現的重點。

  海相是相對於陸相地層而言的地層結構,在地質構造過程中,由海洋環境沉積下來的地層,叫做海相地層;而湖泊、河流、沼澤等陸地環境沉積下來的地層,叫做陸相地層。世界上已經發現的油氣儲量90%是在海相地層之中,但在我國海相地層中發現的儲量不足10%。中國並不是海相地層不發育的國家,據統計,我國海相沉積總面積大於455萬平方公里,其中陸上海相盆地28個,面積330萬平方公里,海域海相盆地22個,面積125萬平方公里。中國海相疊合盆地經歷了三大沉積構造演化旋回:早古生代海相盆地演化旋回,晚古生代海相盆地演化旋回,中新生代海相盆地改造旋回,造就了中國海相疊合盆地地層三分特點,形成了上、中、下三個油氣組合。中國海相疊合盆地位居全球中低緯度區域的源巖、儲層、蓋層最佳發育的世界主要油氣富集帶中,具有良好的早期資源物質基礎與成藏條件,具有與國外海相基本類似的成盆、成烴、成藏地質環境與條件。中國海相沉積盆地受多期構造運動影響,多為疊合殘留盆地。中、新生代以來,三大板塊聯合作用,控制了中國大陸構造的東西分帶及陸內構造活動時序的差異與強度的差異,導致中國古生代沉積盆地油氣演化的差異性,造成東西方向的含油氣性的差異(東氣西油)。受多期構造運動差異性影響,四川、塔里木盆地從震旦紀到古近紀連續沉積,地層發育完整,而鄂爾多斯盆地不發育晚古生代海相沉積。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海相以氣為主,塔里木盆地油氣兼有。

  目前的勘探實踐與研究表明,由於我國海相地層的特殊性和複雜性,陸相油氣地質理論與國外海相碳酸鹽巖油氣地質理論,不能有效地指導中國海相的油氣勘探。我國對海相油氣富集與分佈規律整體綜合集成研究不夠,基本規律還在摸索,尚無統一理論與技術體系支撐。因此,我國的海相油氣勘探是高難度、高風險的科學探索攻堅戰。但風險與機遇並存,海相層系是實現油氣資源接替的重要領域。我國近年來在海相領域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到目前為止已發現了具有一定規模和效益的油氣田。

  勘探成果表明,隨著理論與技術的不斷深化,海相層系發現的油氣藏越來越多,海相層系是一個重要的勘探領域。中國石油也已經把海相勘探列為重點。今年5月10日,中國石油與國家科技部聯合召開會議,組織了一大批國內知名的科學家對我國海相層系油氣勘探潛力進行研討,一批重大海相勘探項目即將啟動。

  第六,油氣勘探開發技術一流,保證儲量和產量穩步增長。

  上世紀中葉,伴隨著大慶油田的發現,產生了以陸相生油與複式油氣聚集帶理論為核心的陸相石油地質學,不僅豐富了世界石油地質學的理論寶庫,而且有效地指導了中國陸相盆地油氣勘探,發現了大量以構造型油氣藏為主體的油氣儲量,建成了大慶、渤海灣、長慶、新疆等十幾個重要油氣生產基地。中國石油近年在層序地層原理、沉積學原理等理論方面取得了多項突破,掌握了達到國際水平的高清晰三維地震連片處理技術、精確測井技術、地震反演技術等新技術,為油氣藏勘探取得突破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中國石油的主要油氣田屬於陸相含油氣盆地,具有複雜多樣的地質特徵,經過40多年的研究和實踐,公司已形成一套陸相生油理論和油氣勘探開發配套技術,其技術優勢集中在以下方面:(1)巖性地層、前陸盆地、碳酸鹽巖及斷塊等油氣藏勘探地質理論及技術,(2)油田注水開發及聚合物驅油等三次采油技術、中深層稠油開採技術、低滲透油田開發技術,及(3)天然氣藏及凝析氣藏開發技術。從2002年至今,中國石油共有34項成果獲得國家獎勵。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29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

  中國石油的勘探開發還得益於新的組織形式。公司有3家總部研究機構、47家地區研究機構,以及有關的重點實驗室和試驗基地構成研發組織體系。截至2006年底,從事研究和開發工作的人員接近18,000人。為保障技術不斷創新和進步,公司著力建立了一套科技創新的保障體系,制定了關於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科研經費、知識產權及獎勵管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和項目管理實施細則,初步構建了以項目管理為核心、與科技投入、實施、產出全過程專業化管理配套的計劃管理與合同管理體系。同時,加大科技投入,注重重點領域科技攻關,建立了多層次的科研項目體系,組成多學科專業項目組,地質、物探、測井有機結合,展開聯合技術攻關。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南堡凹陷中的一千平方公里灘海部分對外合作,有兩家國際公司參與風險勘探,但他們的鑽頭打到火山岩就停了下來,認為再往下不可能有油氣存在;但中國石油人轉變觀念,在聯合技術攻關下,終於在深層火山岩地層中發現了大油田。

  中國石油的新鑽勘探井數從2002年的600多口上升到2003年的1,400口,近年來依然保持較高水平,2006年創下1,545口新記錄。同時,探井成功率保持在45%以上,高於埃克森美孚公司,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公司近年來大幅普及水平井技術及其應用規模,扭轉了「多井低產」的局面,減少了生產用地,降低了環境污染風險,實現了「少井高產」,降低了綜合成本。水平井技術集成了油藏工程和優化設計技術、井眼軌跡控制技術、鑽井液與油層保護技術、采油工程等多學科先進技術。2006年中國石油創造了油層段進尺最長、單井產量最高、鑽遇儲層最薄、水平位移最大等多項水平井的國內紀錄。2006年共完成水平井522口,新建產能200萬噸,效果相當於多打了1500口直井;水平井投產418口,平均單井日產22.5噸,是鄰近直井的3至5倍。

  第七,海外業務快速發展,同跨國石油巨頭同台共舞。

  中國石油的母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多年前就已大規模從事海外油氣業務。2000年4月中國石油海外上市後,制定了國際化戰略,堅持積極穩妥、互利雙贏的原則,遵循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資源、市場、技術和資本相結合的思路,以發展油氣業務為主,加大國際合作和資本運作力度,重點加強海外油氣勘探開發。

  2002年海外業務開始從無到有,2002年4月,公司以2.499億美元收購了印度尼西亞Devon Energy Indonesia Ltd.的全部權益,該公司在印尼6個油氣區塊擁有權益;2003年4月,公司以8,200萬美元收購了Amerada Hess Indonesia Holdings Corp.的50%的權益,該公司在加邦區塊擁有30%的權益;2002年11月,公司以1,990萬美元收購印尼塞拉特o盤江區塊(SP區塊)45%的權益。2005年12月,公司以約207.4億元收購母公司中國石油集團下屬中油勘探50%的權益,並對中油勘探擁有實質控制權,借此擁有了中油勘探分佈在多個國家的多項油氣資產。同時,公司將全資子公司中油國際轉讓給中油勘探,作價5.79億元。2006年,公司以213.8億元從中國石油集團收購了哈薩克斯坦PK石油公司67%的權益。2006年,公司通過中油勘探獲得乍得勘探區塊100%的權益,該項目擁有勘探面積22萬平方公里。截至2006年底,公司在海外11個國家和地區擁有油氣勘探開發業務,境外原油和天然氣探明儲量分別占公司的5.5%和1.5%;2006年,境外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占公司的6%和3%。

  目前世界各石油資源國積極吸引外資,加快本國石油工業發展,並紛紛出台政策,拿出區塊對外招標,跨國石油勘探開發市場非常活躍。同時,我國石油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政府積極鼓勵石油企業走出去,參與海外油氣勘探開發。可以預見,中國石油必將借由海外並購進一步強化其資源優勢。

  第八,管道資源優勢保證了天然氣市場霸主地位。

  中國石油擁有並經營的天然氣主管道長度約21,000公里,佔全國的80%,分佈於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華中地區、東北地區以及長江三角洲地區。2006年,在公司銷售的天然氣中,339.9億立方米依靠天然氣與管道板塊銷售;2007年上半年,公司天然氣銷售量約223億立方米,其中通過天然氣與管道板塊銷售約201.5億立方米。

  為適應我國東部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對優質清潔能源的需要、改善大氣環境,同時把西部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中國石油建設了橫跨10個省市區、長約4,000公里的西氣東輸管道。隨著近年來相關聯絡線的相繼建成,塔里木的天然氣不僅源源不斷地輸向長三角地區,還分輸至北京、山東和山西等地區。為滿足北京地區天然氣需求的增長,增加調峰能力,加快煤改氣工程的實施,把2008年北京奧運會辦成「綠色奧運」,在原有陝京一線的基礎上,中國石油加快建成了陝京二線輸氣管道。忠武輸氣管道及武漢-襄樊、武漢-黃石、武漢-長沙三條支線的建成投產,使「兩湖」地區用上了優質清潔的天然氣。2006年,中國石油加快主要輸氣管道聯網和配套增壓工程建設,建成了西氣東輸冀寧和淮武支線,進一步提高了天然氣供應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明年初將啟動的西氣東輸二期工程,計劃將新疆、內蒙等地的天然氣輸送至珠江三角洲地區,這將進一步強化中國石油在天然氣領域的領先優勢。

  近年來,在高油價環境下,中國石油的資本實力極大提升,得以積極投入上游勘探,以找尋更多的油氣資源。僅2006年,用於上游勘探與生產板塊的資本開支就超過900億元。

  中國石油此次申請發行不超過40億股A股。按照近幾日中國石油收盤的平均價格在18港元以上推算,本次募集資金規模有望超過600億元。從預披露的招股說明書看,募集資金可為公司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新老油田的開發,化資源為盈利之源;支持大型煉化項目建設,鞏固油品市場份額;也有可能用於支持來年的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和南堡油田開發等。

  可以想像,在高油價時代,憑借資源優勢和資本優勢兩大車輪,中國石油將繼續在「亞洲最盈利公司」的軌道上高歌猛進,一路飛揚。而其在資本助力下的資源優勢將在國家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為推動和諧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內動力。

[本帖最後由woodstockhk 於2007-10-2308:13編輯]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非常詳盡的資料.  謝謝!

TOP

非常詳盡的資料.   謝謝!

TOP

very long......any summary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