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投票主題

[問題討論] 港交所(388)應不應該提供免費即時報價?

雖然香港去年的新股集資額,達到「超美趕英」的優良成績,而每日港股交投亦升至逾七百億元,但在一些資訊基建方面,卻落後於世界水平。現時本港股民取得的網上免費報價,較實際交易時間延遲了六十分鐘,是全球主要股市當中最緩慢的。有證券界人士認為,應該把報價的時間差距縮短。

  現時港交所向即時報價供應商,每部大利市機收取每月二百元的費用,而散戶要使用大利市機的串流即時報價服務,大約要支付四百元的月費。不想付費的散戶,可以在一些財經網站看延遲報價。不過,港交所向這些網站提供的免費報價數據,較實際交易有長達六十分鐘的時間差距,對散戶的幫助自然很小。

  在全球二十六個有活躍股市的
地區當中,大部分交易所提供的免費延遲報價,較實際交易只是延遲十五至二十分鐘。除了香港之外,免費報價最慢的要算阿根廷以及瑞士,但這兩地也只是延遲三十分鐘,只是香港的一半。市場人士指出,港交所不願提供較貼市的免費報價,與出售即時報價的豐厚利潤有關。在去年首三季,港交所在出售資訊所賺取的收入為二億七千五百萬元,增長了一成三,而這項業務大約佔港交所總收入的一成。

  港交所發言人表示,現時無意改變股票免費報價延遲六十分鐘的做法,但她補充說,港交所正計畫提供免費的期貨報價,而期貨報價較實際交易的差距,將會少於股票的六十分鐘。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出,免費報價延遲太久,不利吸引外資參與香港股市。外資基金固然願意付費添置即時報價系統,但一些外國的散戶,主要利用互聯網查看港股報價,如果時間差異太久,或會構成不便。資深股評人黎偉成亦認為,港交所應盡快縮減免費報價的延後時間,「港交所不應單單覑眼於出售即時報價的收入,如果改善資訊流通後,股市交投增加,港交所從交易徵費賺取的收入可能更為可觀。」

  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蘇偉文指出,縮短報價的時間差距對股市有利,但即使維持現狀,對投資者的影響也不是很大,因為很多投資者都備有付費的即時報價系統,或者從銀行和證券行取得即時報價。不過,有證券界人士指出,散戶喜歡看報價多時,至認為股價合心意才入市,若要經常向經紀查價但又不落盤,會自覺阻礙人家工作,所以要散戶向經紀常常查價,會影響入市意欲。


散戶缺資訊港股書大熱

內地股民對「港股直通車」趨之若鶩,不過在內地,有關港股的資訊乏善可陳。因此,內地市場上一些講解香港股市的過期書籍及期刊,近日突然變成搶手貨。有人就透過內地的拍賣網站出售香港的投資書籍,亦有內地出版商正籌備推出有關港股投資的書籍,趁港股直通車的機會大賺一筆。

內地拍賣網售港投資書

「港股直通車」只差一紙批文就能正式推出,不少內地股民都計劃轉戰港股。但最叫內地股民頭痛的,就是內地報刊鮮有報道港股消息,市面上亦沒有關於投資港股的書籍。在上海的大型書店,有關港股的書籍只有一本《1841-1997香港股史》。書店職員指,這本書是店內唯一一本有關港股的書籍,過去根本無人問津,但「港股直通車」即將開通的消息傳出後,該書幾乎被「打書釘」的顧客翻爛。

除此之外,亦有人將一些香港財經書籍放上內地拍賣網站求售,在內地最大的拍賣網站淘寶網,就有數十個關於香港財經書籍的拍賣。

有上海的出版社就表示,過去內地股民對港股不太關注,因此沒有內地出版社願意出版有關書籍,但「港股直通車」開通在即,出版社方面已籌備推出港股投資書籍,教內地股民投資港股,但最快亦要今年年底才能上市。

此外,內地股民亦關心到港股報價問題,由於內地網站的A股行情是免費即時報價,但香港的免費網站,只有延遲的港股報價,想要即時報價服務就要付費,因此不少內地股民認為要了解最新的港股資訊並不方便。

2007年08月31日星期五香港經濟日報

投票項目 ( 單選 ) 參與人數 817  

1.  應該
2.  不應該
3.  沒有意見

本主題需要注冊用戶才能投票。請注冊使用Facebook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