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障礙,藥物無法根治圖片1](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160419/large/17127657.jpg)
長者記憶差或患認知障礙症。資料圖片
我對認知障礙症有親身的經歷,讀中學時與爺爺同住,他每天都問我:「你是不是鄉下來寄住的親戚?寄人籬下要聽話……」雖然多番解釋,但發現他轉眼便忘記。當時對認知障礙症不太認識,沒有跟他爭辯,一笑置之。當上醫生遇到很多不同個案,便知道很多患者家屬沒有我般幸運,至少爺爺當時即使間中找不到東西,也沒有懷疑是我這個「鄉下來的親戚」偷走。
很多人以為長者年紀大自然記性差,加上患者不自覺記憶問題,結果不少人到中後期才求醫,部份情況已相當嚴重,甚至完全喪失自理能力。認知障礙症隨時間惡化,患者可能越來越依賴人,在長者中較常見,但也有早在中年就開始發病個案。現今醫學沒有治癒方法,但患者及早得到適當治療,認知能力受影響的速度會減慢。患者通常性格容易暴躁、焦慮或對事物缺乏興趣等,及早求醫能控制心理行為問題,同時有助紓緩照顧者壓力。
醫生會安排身體檢查,包括抽血及電腦掃描,分辨出是可還原,還是不可還原的認知障礙症起因。若是可還原,如甲狀腺失調或維他命B12過低所致,有助改善認知能力。至於不可還原的起因,最常見是由於大腦退化所引致,現時有藥物可減慢退化速度,其次是跟腦部血管收窄甚至有微細血管閉塞有關,患者要避免血壓、血糖及血脂過高,以免血管再收窄,亦有不少患者是集退化及血管問題於一身。
除了藥物治療,規律的生活作息時間,加上訓練,可彌補短期記憶的不足,減少認知障礙症對患者影響。適量的帶氧運動亦有助減慢腦部的退化。近年不少熱心人士落力宣傳有關的知識,希望能獲得正面成果,讓患者和家人能及早發現問題。
撰文:基督教聯合醫院精神科副顧問醫生黃美彰
隔周二刊出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60419/1957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