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族不時受頸痛困擾,愛嗜奶茶咖啡、生冷及肥膩食物更易因內濕重誘發頸椎病。有中醫師指不少人誤解飲豬骨湯可以形補形改善周身痛,其實豬骨湯十分油膩,反而會加重內濕。提醒市民秋冬天氣轉變可加劇頸椎病情,患者宜注重日常保健,戒飲豬骨湯及雞湯;穴位按摩、祛濕食療均可減低復發。
記者:梁麗兒
聯合那打素彩頤健康中心註冊中醫師吳霆鋒表示,頸椎病人普遍因關節輕微錯位或生骨刺而求醫,多數出現頸痛、頭暈、手部麻痺或失眠等症狀。頸痛原因眾多,包括經常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因長期低頭睇螢幕姿勢不良出事;或枕頭太高或太低;部份人因運動致頸部受傷、坐車時急煞「chok親頸」。
港人普偏有濕氣問題,低頭族受外濕及內濕所困,更容易誘發頸椎病。吳霆鋒指外濕主要與本港夏天潮濕有關;內濕則與生活習慣有關,如經常飲奶茶、咖啡、阿華田、汽水果汁等屬聚濕的飲品;生冷食物如西瓜、雪糕也會加劇內濕情況。
油膩老火湯加重濕氣
除一般肥膩食物外,醬汁如茄醬及沙律醬,以及豬骨湯、雞湯等油膩老火湯也是內濕元兇。他說:「好多病人成日問頸痛煲乜湯水最好,其實落豬骨或雞煲湯太肥膩,都會加重濕氣,無法以形補形。」
吳霆鋒表示,秋冬氣候轉變,頸椎病患者若果本身已經有內濕,加上受寒氣入侵,例如坐正冷氣風口位等,均會加劇頸椎病復發或加重症狀。
患者要好好控制病情,不但要改善不良姿勢、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濕氣重人士更加應該避免或減少吃上述提及會增加內濕的食物,煲湯可以改用瘦肉減少肥膩積濕。
頸部使用圍巾保暖,可保持肌肉有彈性,減少受傷。頸椎病患者又不妨在沖暖水浴期間伸展頸部,促進氣血運行。按摩手部的「中渚穴」及「後溪穴」,有助刺激頸部的氣血運行,改善頸痛。
因頸椎病導致頭暈目眩、手指發麻患者,可每日用中藥方外洗,舒筋活絡、驅風減痛。濕重人士可按個人體質進食祛濕食療,包括桂枝黑豆粥、桑枝薏米粥。
穴位按摩
拇指打圈按「後溪穴」一分鐘,刺激背部督脈。先微握拳頭,它位於掌指關節旁的掌橫紋末端。
用拇指打圈按「中渚穴」一分鐘,可刺激頸部氣血運行。它位於第四至第五掌骨之間的凸陷處。
資料來源:註冊中醫師吳霆鋒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16/19335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