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酒精與癌

當眾所周知吸煙危害健康,你可知道,看似饒富品味的酒精,與煙草同列第一類致癌物。除了為人熟悉的肝癌外,各種與上呼吸道有關的食道癌、口腔癌以及女性常見的乳癌,酗酒隨時使你與癌結緣。不是叫你滴酒都不能沾,豪飲、年青人把酒視為生活必需品,也是不當。

近年似乎有趨勢,酒商把酒精包裝成生活品味,香港防癌會「癌症探測及預防委員會」主席應志浩醫生說:「我們關注一些酒商會贊助青年人活動或大學宿舍迎新,年輕人不要把酒當水飲而以為無害處,或者覺得飲酒好有品味,因為酒與肝癌眾所周知,其實影響不止肝臟,還包括口腔、喉嚨、聲帶、食道,這些上呼吸道部位患癌的機會都會增加,另外亦有乳癌、大腸癌和腎癌。」不是一滴酒也不能飲,但他特別提醒年輕人,勿養成由小到大都飲大量酒精的習慣,年紀愈小愈早開始飲更加難戒,像成了生活一部分,累積的影響深遠。若變了酗酒,應找專業人士協助戒酒。

酒精與癌症連上線,應醫生解說兩者的病理原因有四:

1.酒精由乙醇化解為乙醛,這些有毒的致癌物能破壞人體DNA。

2.若飲酒之人兼有吸煙,使酒精作為一個溶劑,更加容易幫助吸收了煙草內的其他致癌物質。

3.酒精有可能增加女士的雌激素,導致乳癌的風險增加。

4.酒精減低了身體的葉酸,影響了細胞的DNA,衍生癌症。

早期肝癌可以沒明顯徵狀,因為常比較遲發覺,治療相對有難度。其實罹患上呼吸道部位的癌症,治療的棘手程度也不相伯仲,應醫生表示:「因為肝癌的腫瘤較小時,可以沒徵狀沒痛感,待有徵狀時如痛楚、面黃、消瘦、胃口變差等都已屬中後期。食道癌和口腔癌亦有同樣情況,早期徵狀不顯現,以食道癌為例,患者可能只是吞嚥時有點不暢順,後期就明顯吞食物時好像有東西頂住,以及一吞嘢會痛,體重下跌消瘦。待出現徵狀時可能已屆中後期,發現得愈遲,治療都會變得艱難。」

究竟飲酒多少是為安全,他指並沒有一個絕對的安全份量,只不過份量愈多風險愈高,並無下限。建議為成年男士每日不要超過兩杯,女士不要超過一杯,一杯是指啤酒280 毫升,餐酒是120 毫升。事實上,世衛早已把酒精,與香煙、石棉同列第一位致癌物,屬最高風險的級別。「問題是我們隨著時間鬆懈咗,或忘記了酒精的害處,飲得多或開始飲酒的時間愈早,風險愈大。」很多人把飲酒視為有品味,甚或在用膳時都要有酒相伴,應醫生指勿輕率對待,因酒精畢竟不是水,要適可而止。

不少人愛飲酒又吸煙,兩者加起來健康風險加倍,因兩者都是第一類致癌物,酒精會增加煙草裡的致癌物吸收,一加一危機會超過二。應醫生說:「我曾接觸一些食道癌患者,不少是又煙又酒,本身是乙型肝炎帶菌者,無定時做檢查,加上飲酒,到四、五十歲已經有嚴重肝癌。食道癌都有點相似,又飲酒又食好多煙,年輕至四十多歲已患病,這些例子並不罕見。」肝癌發覺得早,手術是唯一根治的希望,其他癌症到後期都是紓緩性質。上呼吸道癌症要視乎哪一期,腫瘤面積,可用手術、電療或化療治療

﹏﹏﹏﹏﹏﹏﹏﹏﹏﹏﹏﹏﹏

與飲酒有關的癌症

肝癌

發病率:香港每年約有1,700 多宗新症,男性患者明顯較女性為多,發病年齡多介乎60 至70 歲。

高危因素:乙型肝炎病毒、酒精、膽管道阻塞等可令肝臟受破壞而逐漸演變成肝硬化。

病徵:早期肝癌沒有任何徵狀,當發現疼痛時,大多數已屬末期肝癌。

治療:手術切除、經肝動脈栓塞化療、射頻消融術、肝臟移植。

胃癌

發病率:每年新症約1,000 宗,男性的發病率較女性為高,近年發現20 至40 歲的女性患者有明顯增加。

 高危因素:吸煙及過量喝酒、經常吃太鹹、醃製或高脂肪食物、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等。

病徵:持續消化不良或胃灼熱、食慾不振、體重無故下降、胃脹(尤其是進食後)、噁心、嘔吐或吐血,以及糞便帶血或者呈黑色。

治療:將大部分或全部的胃以及附近淋巴組織切除,是最有效的根治方法,然後將小腸接駁到食道去,使病人手術後仍能進食。

食道癌

發病率:每年新症約400 宗,同樣患者男比女多。發病年齡由30 多歲開始,到65 至70 歲為最高峰。

高危因素:長期吸煙、嗜飲烈酒、經常進食醃製、煙熏和燙熱的食物。

病徵:早期食道癌患者進食時常覺得胸骨後或心窩處不適、脹悶、灼痛,吞嚥過程中感到有異物阻滯。後期吞嚥障礙情況加劇,最後連流質甚至水也不易通過,營養不良引起消瘦衰弱。

治療:醫生會視乎病人的情況而決定割除部分或整條食道,並利用胃或部分腸臟代替切除的食道,病人手術後仍能進食固體食物。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