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捽眼易患錐形角膜,嚴重導致視力模糊

視力變模糊、近視和散光短時間突然大幅加深,一年內要換2至3副眼鏡,可能是角膜變形患上錐形角膜的先兆。醫生指,錐形角膜多見於年輕人,嚴重會因失去視力要做角膜移植手術,病因暫時不明,但經常有捽眼習慣者患病風險比較高。香港眼科醫院駐院醫生陳頌恩表示,錐形角膜(Keratoconus)屬漸進角膜變形,即角膜的中央變薄及凸出,由正常呈半圓形變成三角錐形,猶如欖核狀,部分變形角膜甚至會推低下眼皮。患者的角膜先天較軟,容易變形。估計每1000人便有2至3人患上錐形角膜。

錐形角膜患者會由青春期,即10多歲開始病發,為期10至20年。其間近視及散光會不斷加深,令患者視力下降,令影像變模糊及有重影。陳指出,礙於一般人對此病認識不足,出現症狀時未必會察覺,多誤解為近視加深,或於一年更換幾副眼鏡,之後才發現有異。

陳頌恩指:「病人可以短時間由500度近視變到1000度,或者2至3年內去到1000、2000度近視,或者有800至900度散光,連普通眼鏡都戴唔到。」陳指,錐形角膜病因不明,但醫學界相信包括家族遺傳如父母曾患此病、有過敏症如哮喘或濕疹及鼻敏感風險較高,或經常有捽眼習慣者,易因用力壓著角膜至變形,常見於因眼敏感而常眼痕的人士。

眼科醫院每年接獲約10至20名病人因錐形角膜求診,可以眼掃瞄檢查,評估角膜弧度、有否變薄及異常凸出,診斷是否患錐形角膜。患者若病情嚴重,角膜會因水腫致起疤,導致視力模糊,要輪候做角膜移植手術,故不容忽視。

要提防錐形角膜,市民應避免捽眼,如有眼敏感,可考慮使用人造淚水或一些治療眼敏感的藥物,減少眼痕,最好是避免致敏原,如塵‧、毛公仔或貓狗等寵物。另外,長時間用電腦、手機或睇書,眼睛過度用神及較少眨眼,都增加雙眼疲勞及眼乾問題,引致容易捽眼,宜每半小時小休一次,例如望遠景或閉上眼睛休息。一旦出現近視及散光突然加深、視力模糊及影像有重影等症狀,應及早向眼科醫生求診。

錐形角膜沒有根治方法,患者只能靠佩戴隱形眼鏡(硬鏡)改善視力模糊,並要避免捽眼以免病情惡化。眼科醫院近年引入「角膜膠原交聯治療」,強化及加厚患者的角膜,累積有50多人接受治療,當中多數人病情停止惡化,部分人的角膜弧度更有改善。該院駐院醫生陳頌恩表示,新治療目標是阻止病情惡化,避免日後要移植角膜,故適合一些正惡化的患者,例如每隔數月角膜弧度迅速加深或近視散光加深得快的人士。

治療方法為先刮去患者角膜表皮,再滴維他命B2眼藥水,然後照射紫外光燈,藉此加強角膜蛋白質的厚度及韌度,即加厚角膜,阻止病情繼續惡化。有患者接受治療後,近視由1000度減至800度。接受新治療後,常見於3至5日內會感到不適,首1至3個月視力會短暫模糊,但之後情況會逐漸改善。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