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漸受關注,水產中的重金屬、蔬果殘留的農藥、食物中的天然毒素等,均有機會對健康構成影響。註冊營養師詹兆洲指,蔬果在進食前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留意部份食物需加熱後才可進食,便能減低攝取食物中的有害物質,平日只要避免經常食用大型魚類。他提醒,除小童、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外,經常熬夜、應酬多多及睡眠不足人士,肝臟處理毒素的能力均較弱,也需特別注意飲食。
記者:伍雅謙
士多啤梨易藏農藥
表面凹凸不平的蔬果如士多啤梨等,較易藏有農藥,但並非等同要戒食這類生果,反而均衡飲食才有助減低風險,「唔係每日一蘋果,就日日只係食蘋果」。
他稱,時令蔬果因配合氣候種植,所需肥料及農藥較少,風險會較低,而大部份帶皮蔬果,農藥只殘留在果皮,惟去除果皮會同時除去果皮含有的纖維及微量元素,如鎂、銅、鋅及硒等,建議以清水浸泡蔬果去除農藥。
熱水會令營養流失
將蔬果浸在清水內30至45分鐘已足夠,浸泡過久會流失水溶性營養如維他命B及C,其間可更換2至3次水,以免水中農藥含量過高。
此外,勿以熱水及鹽水浸泡蔬果,因熱水會令維他命加快流失,鹽水則有機會與農藥產生化學作用,而市面出售的除農藥清潔劑,也沒有使用必要,只用清水已足夠。
蟹柿同吃可致肚瀉
食物禁忌並非等同食物中毒。他稱,豆腐不宜與菠菜或西洋菜同吃,只因豆腐內的鈣質與菜中的草酸結合後,會減低鈣質的攝取,不易為人體吸收。蟹及柿不宜同吃的禁忌,因柿含高有鞣酸,當與蟹中豐富蛋白質相遇,會成為不易消化的物質,腸胃不佳者便會出現輕微肚瀉的情況。
梨桃果核有山埃毒
部份植物本身含天然毒素,詹指,雖然市面出售的菇菌可安全食用,但本港也曾有市民在郊外採集野菇進食後中毒,加上並非只有顏色鮮艷的野菌才有毒,故切勿胡亂進食。
而梨、桃及杏脯類生果的果核和種子,均帶有少量山埃毒素,雖然進食少量不會影響健康,惟大量攝取則可中毒,這些毒素遇熱便會揮發,故加熱後可進食;未經煮熟的紅腰豆及亞麻籽也含毒素,同樣遇熱可蒸發毒素,市面出售的即食紅腰豆及亞麻籽,均經過加熱程序,可安心食用。
註冊營養師詹兆洲提醒肝弱者須特別注意飲食。
吞拿劍魚含重金屬
海洋受到污染,深海魚及甲殼類海產有機會吸入重金屬,人體進食這些海產後便有機會中毒。他提到,位於食物鏈較高層的大魚如劍魚、鯊魚及大型吞拿魚,含重金屬機率較高,特別是魚的內臟,如腸、肝及脾臟等,應儘量少吃。若農地受到水源污染,也會令該土田所種的蔬果受污染,惟一般人難以分辨,只能靠政府把關。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50529/1916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