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鈉不完全等同鹽,進食豐富鉀質食物可排走

鹽與鈉經常被混為一談,究竟鹽是否等同鈉?註冊營養師潘仕寶表示,鈉是身體所需的礦物質之一,天然存在於食物及食水中,並可透過日常飲食中的醬料如鹽、豉油、蠔油及味精攝取到高鈉。食鹽是氯化鈉的化合物,當中鈉佔40%,故鹽並非百分百等同鈉。吃高鈉食物,只靠飲水不能排走體內過多的鈉,進食鉀質豐富食物如香蕉、堅果等可紓緩情況。

身體日常運作固然需要鈉,但攝取太多鈉卻會損害健康,包括增加患上高血壓、水腫、腦血管病變等風險。腎臟負責調節鈉的份量,當鈉偏低,腎臟會儲存鈉,當鈉太高則會在尿液中排走多餘的鈉,但當腎臟不能適當地調節時,便增加高血壓風險,也有些人對鈉較敏感,容易儲存鈉,同樣易患高血壓。世衞估計若由每日攝取10克鹽減至5克,可將中風機率減低23%、心血管疾病降低17%。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近年報告指,鹽和醃製食物可增加胃癌的風險。

鈉是身體所需的礦物質之一,負責平衡水份與血壓,可影響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及幫助傳遞神經訊息,故不能完全不吸收鈉。鈉的主要來源是鹽,也可從天然食物、加工食物及調味料中吸收。雖然鈉和鹽經常被當作同義使用,但嚴格來說,兩者不相同,食鹽含有鈉和氯,其中鈉佔40%、氯佔60%,即每克鹽含0.4克(400毫克)鈉。要計算身體吸收了多少鈉,不能單計算烹調或餐桌上加入了多少食鹽,還要分析各種食物中的鈉含量。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市民每日鈉攝取量不多於2,000毫克,即5克鹽(相等於一平茶匙鹽)。惟都市人常外出飲食,又多吃加工及預製食物,容易攝取過多鈉。例如一碟福建炒飯便含3,100毫克鈉,一碗雲吞麵有2,900毫克鈉,已超出一日上限。要減少攝取鈉,須先瞭解哪些是高鈉食物,並懂得食物換算,例如半隻皮蛋、一片火腿、一條香腸,各含有250毫克鈉。

多採用新鮮食材、煮食時少用鹽及豉油,或改以天然香料作調味,如蔥、薑、蒜頭、檸檬汁等,都可做到低鈉飲食,外出用膳則可選清淡菜式、走汁或灼菜不加蠔油。

進食了高鈉食物,「狂飲水」或可解口渴,但不能百分百排走體內的鈉,尤其對鈉較敏感的人,身體容易儲存鈉及扣住水份,這類人如吃進太多高鈉食物,飲水不但未能完全排走多餘的鈉,反而會引致水腫,並帶來高血壓問題。

如要排走體內的鈉,可吃含豐富鉀的食物,包括蔬果、堅果、奶類及其製品,水果以香蕉、奇異果的鉀質最多。鉀有助排走鈉及擴張血管,從而降低血壓。另外,進食含鎂及鈣的食物也可調節血壓,其中綠色蔬菜、堅果及豆類均含有豐富的鎂,如菠菜、杏仁及黃豆等;常見含鈣食物則有西蘭花、豆腐及奶類,宜選擇低脂或脫脂奶。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