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偶爾會腰酸骨痛,但若情況持續,吃止痛藥或物理治療亦無效、且有發燒徵狀,可能是因腰椎受細菌感染導致;若患者抵抗力弱,細菌或擴散,可能引致內臟衰竭,若細菌感染嚴重並有膿,壓住神經線或可致下半身癱瘓。
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指出,一般腰痛大多是間歇性的。但若然腰痛時間持久,痛楚無間斷,止痛藥及物理治療均未能紓緩,且腰椎附近肌肉感到繃緊、發燒發冷,這些均是腰椎受細菌感染的徵狀。
他指腰椎受細菌感染的病人抵抗力較弱,例如年長人士、糖尿病患等長期病患、或長期吸菸飲酒人士等。細菌感染一般經皮膚傷口,口腔、氣管或尿道感染,若腰椎受細菌感染嚴重,以致發炎,或會因而有膿,且可能壓住神經以致下半身癱瘓,若患者抵抗力弱,不能將細菌侷限在腰椎部位,細菌或會擴散到血液及其他內臟,以致心、肝、腎等多個器官衰竭。
病人若感染屬早期,腰椎未有受結構性破壞,可注射抗生素作治療,在情況受控後,轉口服抗生素;若情況嚴重,及腰椎結構受破壞或神經受壓,便需以手術清理受感染部分及沖洗消毒。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