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會擔心拔罐治療的風險,甚至誤以為罐內有火,怕會燒傷皮膚。註冊中醫師何智泉指出,燃火只用作抽走罐內空氣,以產生負壓,不會直接接觸皮膚。但若病人本身濕氣太重,或拔罐時間太長,甚至不慎灼傷,則會令皮膚出現水泡。
5歲幼童亦能使用
他說,拔罐時皮膚會充血及有瘀血,只有少數人之後會出現水泡,當中小水泡可於兩至三日自行吸收,其間要保持皮膚乾爽和清潔,避免弄穿水泡。大水泡最好求醫,以消毒針刺穿水泡,並要避免感染情況。此外,拔罐期間病人會感到皮膚繃緊、充脹及溫暖。完成後會感到肌肉放鬆,不會有痛楚。其實五歲或以上的年幼兒童也可進行拔罐,主要治療哮喘、肚痛或感冒等,但發燒、嚴重肺氣腫、心力衰竭、皮膚過敏及皮膚張力差的人士均不適宜進行拔罐。
拔罐形成的罐斑原來可反映病情,其中罐斑顏色淺代表病情較輕,如淺紅色顯示病情屬早期。不同顏色的罐斑也揭示不同病況,如最常見為暗紅色,即屬陰虛、寒症或血鬱致病。最差為灰色的罐斑,或拔罐位置出現水珠,代表病人血虛、濕氣重。淺色的罐斑最快可於一至兩日減退,若病情較嚴重,罐斑可長達一個月才消失。
《蘋果》記者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41123/1894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