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意來臨,擋也擋不住。愛意不來,就是天下最俊的在眼前也不能墮入愛河。
睡意來臨,擋也擋不住。睡意不來,就是數盡天下小綿羊也不能墮入夢中。
便意來臨,擋也擋不住。便意不來,就是看完莫樹錦的廁所文章也聽不到咚咚水聲。
愛意睡意便意,三者有何相同之處?又何解三者好像受控制同時又實質不能受控。
先說便意,因較簡單易明。當便便悠然進入直腸,腸壁壓力慢慢增加,到了壓力界點訊息便經脊髓神經轉送到腦幹,它下旨令便能啟動排泄程序逐漸增加大腸蠕動力度,此生理行為是多年進化所成故不受大腦控制。若環境不適合,大腦最多能加倍叫肛門括約肌努力把關卻不能叫腦幹終止便意。意識控制與自然反應對著幹,最終定是後者勝利,若不相信大可挑戰一下自己的肛門活肌(請緊記預備替換衣服)。
睡意較複雜,除腦幹外還有Thalamus(視丘)和Hypo thalamus(下視丘)等幾個部位同時互相協調才能成功進入睡眠狀態,啟動功能從身體狀態及生理時鐘收取訊號,一旦開啟後大腦並不能停止但只能刻意破壞睡眠過程中之協調,例如強光照眼睛讓腦幹以為是白晝,大腦訊息不一致便能減弱睡意,但過不了多久睡意又會捲土重來直到進入安眠狀態為止。
愛意最難明,科學未能付上完美解釋,但基本上與腦幹分泌大量Serotonin(血清素)和Dopamine(多巴胺)掛鈎,當進入falling in love狀態時前腦(Frontal Lobe)的理性便相對失色,只是Serotonin和Dopamine水平不可能長期處於高位,故此理性在愛情中永遠佔一席位。
要知道前腦只掌管思想行為,故此無論是愛意矇矓,睡意融融,還是便意正濃,前腦只能參與而未能控制。同樣,前腦亦沒有能力讓愛意睡意便意即時產生,只可以設計環境情緒讓這些意念萌芽,比方要睡意來臨便要校暗燈光,安排適當溫度之餘再躺上軟軟的床,在這環境下睡意或會降臨。向便意招手要長線安排,大量蔬果纖維外還要養成習慣在某時某刻招呼這便意,故此這是有意識計劃的行為來扶助無意識的生理現象。
愛意更應如此,在鬥爭氣氛下愛不可能出現,惟有理性地培育才可產生,其中最重要的不外是溝通,思想上溝通加上意向上融合,互相尊重對方立場及尋找共同目的。在這環境下,愛意萌芽的機會總是有的。
愛上樑生的難度較高,先試試林鄭吧!
莫樹錦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
莫樹錦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41109/1892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