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家長見幼兒大便有食物殘渣,如紅蘿蔔、粟米或菜,常誤解難以消化,因而減少吃有關食物。兒科專科醫生劉成志直指上述觀唸完全錯誤,蔬果因含豐富纖維,能有助腸道蠕動,實際上對排便有幫助。礙於食用纖維不能完全被腸道吸收,故大便有蔬果殘渣屬正常,並非反映消化系統出現問題。
歲半飯後可坐痰罐
劉表示,家長對幼兒排便飲食誤解多多,西梅、蕃薯及提子等食物都對排便有益,尤其提子皮含高纖維量,故幼兒進食「走皮提子」,則無助攝取足夠纖維,應連皮吃提子。幼兒常飲的橙汁,雖然帶有水份,但因沒有果肉,故纖維量不太多,幼兒吃新鮮水果,始終比飲果汁更佳。
培養定時大便的習慣十分重要,以人體進食後約半小時至1小時可以排便為例,家長可在早餐或午餐後,安排1歲半大或以上的子女「坐痰罐」,為時約15至30分鐘,讓子女可定時定候排便。
最好避免讓子女坐大人馬桶,如馬桶太高,致幼兒腳部離地致「吊腳」,會令他們感覺不自在,難以輕鬆排便,最好使用兒童專用的馬桶坐大便。
《蘋果》記者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41031/18918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