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如果說香港人是全球鯊魚頭號殺手,也不為過。環保組織報告指出,香港是全球第一魚翅進口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保育鯊魚議題迫在眉睫,聯合國上月底才表決,禁止鯊魚貿易,但結果動議遭否決,多種鯊魚面臨滅絕。
售價漸降濫殺越趨頻
海洋保護組織Oceana上月發表報告,詳列了香港入口魚翅的數字。2008年,接近一萬公噸魚翅從世界各地輸入香港,令這個國際都會成為全球最大魚翅進口地區。香港從87個國家及地區進口魚翅,以08年為例,有43%是乾翅、57%是急凍翅,其中以來自西班牙、新加坡及台灣最多。
報告指出,食用魚翅是導致鯊魚瀕危的首要原因,由於捕取魚翅的技術改良,魚翅售價近年漸降,更多人能負擔得起食翅,濫殺鯊魚越趨頻仍。鯊魚肉市價只值鯊魚翅的五十分一,漁民捕取魚翅,往往只割去魚鰭,把魚身丟回大海。結果,有些失血過多而死,有些不能正常游動,被其他海洋生物襲擊而死。
聯合國食物及農業組織指出,單是2007年,已有52.7萬公噸鯊魚被捕撈。但Oceana認為,此數字因沒有包括非法捕殺紀錄而偏低。上月底,聯合國審議限制八個鯊魚品種貿易的提案,當中六個品種的魚鰭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包括雙髻鯊、巨雙髻鯊、平雙髻鯊、遠洋白鰭鯊、沙洲鯊及灰鯊等。結果提案遭否決,人類錯失了保育鯊魚的機會。
不過,每個人都還有保護鯊魚的能力。世界自然基金指出,消費者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只需謝絕購買來自不可持續及非法漁業的魚翅,便有助遏止鯊魚貿易。世界自然基金會促請香港市民停止食用及售賣魚翅。
香港進口魚翅統計
《進口量》
2007年:10,229公噸
2008年:9,984公噸
2009年:9,396公噸
《來源》
全球87個國家或地區
《主要產地》
西班牙、新加坡、台灣
《已宣稱不吃魚翅機構》
56間,包括迪士尼、海洋公園等
資料來源:海洋保護組織Oceana、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