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醫生沒有為市民接種疫苗,便向政府申領資助,變相剝奪市民打針的公共資源。香港醫學會表示,近期不少區議員與醫療機構合作為市民注射疫苗均出現問題,反映制度存在漏洞,他勸告市民不應透過區議員辦事處打針,應直接透過家庭醫生接種。
醫學會會長謝鴻興表示,市民不應透過區議員打針,因為市民到參加疫苗資助計劃的私家醫生打針同樣獲得資助,約三成私家醫生不額外收費,換言之,市民可免費打針。若市民決定透過區議員打針,只應以姓名及電話報名,直至打針時才將個人資料如身份證號碼及出生日期等,直接交予醫護人員登記,不應將個人資料交給非專業人士。
家庭醫生蔡堅表示,不贊成市民到區議員辦事處打針,因為區議員辦事處內沒有急救設施,若打針後出現不良反應如休克,可能得不到適切急救。
鑑於不少市民預先簽署打針同意書後卻沒有打針,但醫生仍使用同意書的個人資料申領資助,衞生署助理署長程卓端表示,市民打針前或盡量在接近打針時間才簽署同意書,並清楚閱讀所有文件。若市民其後決定不打針,應要求銷毀同意書。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