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香港] 青年創業計劃七成撐得住

香港青年協會「香港青年創業計劃」最新一季的申請人數創新高,比去年同期多出兩倍。有關計劃由2005年推行至今共批核69項業務申請,當中有三成結業收場,繼續營運的達七成之多。有創業顧問指出,一般中小企首3年的夭折率達六至七成。青協表示年輕人在決定創業前必須做好準備,以免得不償失。

香港青年創業計劃在本年7月截止申請的一季度中,共收到161名青年呈交的112份創業計劃申請書。當中待業青年申請數字上升,申請人數由上一季(09年3月)的18人升至今季(09年7月)的36人,而具大學學歷的待業申請者去年同期只有3人,今季則上升至14人。

青協督導主任鄧良順指出,有關數字顯示香港青年的創業意欲上升,對創業支援的需求相應增加。他說,根據青年創業計劃過往4年的經驗,每名青年創立業務可帶動4個職位空缺,故建議政府成立「青年創業基金」,為有志創業的青年提供貸款,以創業帶動就業。

有關計劃在05年7月開始推行,截至本年3月共接獲722項業務申請,成功申請的青年最多可獲批10萬元免息貸款和得到業務導師的指導和支援。

獲批貸款的七成創業項目至今仍然營運,鄧良順表示,市場的變化甚大,七成「存活率」已十分不錯。

營商友導協進會主席黃兆良指出,中小企創業的首3年夭折率為六至七成。至於青年創業計劃的「存活率」是否理想,他說不清楚該七成仍持續營運的創業項目是否有利潤,亦不清楚有關創業項目的實際開業年期,故難以評論。

對於青年創業計劃三成已結業項目,鄧良順說當中或涉及經營不善和推廣策略失當等因素。他舉例指出,計劃初推行時,有青年獲批貸款開設室內野戰場,惟管理不周導致員工挪用公款,又未有妥善推行假日以外的經營策略,最終破產收場,更有約3萬元的貸款尚未償還。

鄧良順指出,計劃申請者中不乏打算以創業作為「避難所」的青年:「問他為什麼想創業,他就說『無工做所以來』,這些人當然不會獲批。」他又說,有申請者對業務內容毫不了解便想創業:「想開雪糕店,問他1加侖雪糕可以賣多少杯,他竟然答不出。這樣怎計算成本?」他呼籲青年創業前必須先做好準備,對自己的業務計劃有全盤了解,並了解自己是否具備冒險和企業家精神。

書展今日開鑼,青協會推出《我要做老闆》一書,內容包括10宗具代表性的青年創業計劃個案,當中有成功有失敗,書中亦有專家導師分析創業竅門和危機。

●青協青年創業計劃查詢
網頁﹕ybhk.hkfyg.org.hk
電話﹕3113 7999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棄3萬月薪賣肉骨茶

35歲的廖家寶從事餐飲管理13年,原月薪3萬元,為了獲得生意成功的滿足感,決定創業。儲蓄多年的他不愁沒本錢,卻不知如何踏出第一步,後來他參加青年創業計劃,希望得到專家指導,經營街頭小食生意,但計劃導師認為其選址租金高昂,出售的小食亦容易被人抄襲而難以持久獲利,故以風險過大為由拒絕其申請。

一次失敗未使他死心,他繼續尋找租金較廉宜的舖位,以及物色不易被抄襲的特色食品,並再次申請計劃,最終獲批。他會一擲45萬元,再加上計劃批出的5萬元貸款,於本年9月在大坑開設肉骨茶專門店。

廖家寶說,雖然籌備的過程辛苦,但十分值得:「如果生意做得好,會有很大滿足感。」他表示,如一切按計劃實現,明年中便可在荃灣開設分店。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