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其他] 冥想減壓腦精靈

提起冥想,總好奇冥想的人到底「想」到哪裏去呢?為什麼會說「想」完就精神了、開懷了?從60年代以來,不少專家進行過冥想和減壓祛病的研究,也有臨心理學家將冥想法帶入輔助醫療,服務長期病患者;研究腦部的科學家更發現,冥想減壓真可以「見」效。

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當我們的能力不足以應付外來的威脅刺激和要求時,就形成壓力,長期積壓會產生情緒心結,愈纏愈難解,這時我們回歸身體本能,從了解自己身體的運作開始重組,可能就找到不同的出路。

在香港大學研究這一專題的博士生、香港家庭福利會社會工作顧問盧希皿指出,冥想一般分為兩大類,一種強調專注(concentration)開始,另一種由覺察(mindfulness)入門。

專注者,就是強調把精神思想集於某一重點上,忽視其他困擾,如痛楚感受等,達到紓緩、平復情緒的目的。而覺察的方式,則是靜止下來,有意識地用思想與技巧檢查自己身體的運作,包括日常一舉一動與行住坐臥,然後留意身體各部分和呼吸的變化,再感受身體變化帶來的體能及情緒反應,了解變化後,就知道自身能力和理想的距離,知道所限,再分析接受,達到紓緩情緒,培養出正面心靈質素,心境就容易變得平和。

由於覺察是有意識而不添加批判地留意此時此刻的現實情,這份注意力就容易察覺平日疏忽了的細節,從而孕育更寬大敏銳的覺察能力,也增強思考能力,而達到更有效地處理事情或接受結論。

覺察訓練,以至成為習慣,並不是重複一套慣性的機械反射,而是因應時刻變化而覺察常新,不斷把對內在的認識聯繫至現實智慧和活力上,從而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

盧希皿介紹目前香港「覺察減壓」的課程,是循美國大師Jon Kabat-Zinn教授於1979年設計且較有系統的冥想訓練。

2004年,香港臨心理學家馬淑華在英國劍橋大學進行研究,教導抑鬱症康復者利用冥想疏導情緒,發現他們的復發率,由平均的七成下降至三成左右。而盧希皿在2007年一項對輕至中度情緒病患者的研究中,發現患者把握冥想疏導情緒後,能把情緒調節至正常人的幅度之內。目前香港也有不少醫院、病友組織及社區福利團體組織練習小組,應用冥想技巧疏導、紓緩長期病患帶來的情緒壓力。

除了紓緩情緒病患者的緊張情緒,冥想也可以助高血壓、心臟病、關節炎、癌症病人減壓減痛。對平常人來說,也有助減低緊張、焦慮和恐懼,加強自我控制能力,正面面對壓力。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心理靜默」愈練愈輕鬆

近年有學者以科學方法研究冥想與健康的關係,其中包括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婦女與兒童健康學院研究員Ramesh Manocha。他指出,冥想起源於古代印度,表面看來是打坐,內裏卻要求「心理靜默」(Mental silence),但後者不為西方醫學所重視。

他曾以重視「心理靜默」冥想的瑜伽派別「霎哈嘉派瑜伽」(Sahaja Yoga)作研究對象。一項針對藥物治療不理想的哮喘病人研究指出,約20名練習「霎哈嘉派瑜伽」心理靜默的患者,較另外20多名練習一般鬆弛技巧的患者(研究期間兩組患者皆持續用藥),在心理、生活質素和壓力管理上,較勝一籌。前者可排除因生理而產生的壓力,例如「擔心病發」、「焦慮」、「不安」等情緒。

他又稱,初學者和長期練習「心理靜默」冥想者,在腦電波圖可見其差異。下圖左的初學者,藍區較圖右的長期練習者多,顯示他的緊張情緒較高;相反,下圖右的長期練習者腦電波圖幾乎充滿橙和黃區,表示他已達到有意識的輕鬆狀態。

本身也是西醫的Manocha稱,他與同僚於大型商業機構、醫療和政府部門舉辦相關的研習小組,指導他們運用「心理靜默」冥想應付壓力,大多得到正面的效果。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