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會大學計劃加設多個短期研究職位,但所定薪酬偏低招來批評。 資料圖片
浸會大學計劃加設多個短期研究職位,包括「研究助理教授」(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申請者須具博士學位及博士後研究工作經驗,但入職最低薪金僅為2.39 萬元,較一般大學的助理教授低40%至65%。有大學中人質疑浸大要求高、出手低,根本難吸引學歷極高的優秀人才申請。
浸大校董會今日召開會議,預計將通過新設的研究員職位、薪酬及名銜。校董會文件指出,基於目前的薪酬及職級限制,多個學系均指近年較難招聘長期從事研究工作的教員,浸大決定增設不同研究員級職,包括初級研究助理、高級研究助理,前者供沒有學位、但具副學位者申請,月薪為7,000 至8,000 元,後者則需具學位、碩士及最少3年工作經驗者申請,月薪為14,000 至19,000 元。
鑑於港大、中大及科大均有增設薪金較靈活的研究助理教授,吸引具研究能力的學者加入,浸大決定仿效增設該職位,申請者須具博士學位、良好的博士後研究工作經驗,合約一般為期1 年至3 年,最多續約至5年。薪酬方面,浸大打算分為兩類,一類相等於「講師二」的薪金,即最低2.39 萬,最高3.11 萬;另為「講師一」的月薪,由3.22 萬至5.1 萬元。
被指要求高出手低
多位學術界人士坦言,浸大為該職位提供的薪金可謂「廉價勞工」。高教聯副主席李向榮批評浸大要求高、出手低,「佢哋又要有學歷、又要做research 、仲要教書,用呢個價錢幾難請到好好嘅人!」他擔心浸大日後強迫現有博士畢業生或職員轉職有關職位。
科大理學院副院長吳大琪稱,一般博士後研究生可獲2 至3 萬月薪,較優秀人才可達4 萬,他認為若薪酬低於3 萬或欠吸引力。教資會資料顯示,大學助理教授薪酬一般為4 萬至7 萬:副教授則達6 萬或以上。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外務總監吳克儉坦言,求職者具碩士或博士學位,對求職未必有大幫助,有關履歷屬學術層次,薪酬也不一定高於學士學位者,需視乎有關行業決定。「好多工種都唔需要Ph.D ,好似生化、電子等行業,可能有博士學位做研究就有啲幫助,但如果喺金融、財務就毋須Ph.D 。」
前途灰暗
博士生:畢業死路一條
學歷越好,薪金不一定更高。「畢業對我哋嚟講,簡直係死路一條!」預計明年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的科技大學彭同學慨嘆,高學歷往往令他們更難找到合適工作,他自覺前路灰暗,因為身邊不少今年畢業的博士生朋友至今仍未找到工作。
到中小學任教師
彭同學表示,修讀博士的人多數對研究感興趣,希望將來可在大學從事研究工作,無奈本港大學甚少聘請本地博士畢業生,即使聘用也最多是過渡性的職位,令博士生難以繼續做研究工作。「本港嘅大學好少請返本地博士生,如果有兩個畀佢哋揀,佢哋都揀浸過鹹水嘅,純理科嘅前景更慘。」
他說:「家讀Ph.D 嘅港生真係好少,大概得一成,大部份都係內地生。好無奈,香港冇乜工業,唔需要研究去support (支援)產業,但外國就多好多。家畢業就惟有乜工都搵,就算搵嘅工唔一定適合自己。」
科大理學院副院長吳大琪坦言,許多修讀純理科、文科或哲學等科目的博士生畢業後,也找不到大學的工作,往往到中、小學任職教師。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