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事客機出事時,正進入熱帶輻合帶(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位置。熱帶輻合帶是活耀於赤道的低氣壓帶,寬約200至300公里,很多熱帶氣旋都是在這區域形成。雖然飛機一般巡航高度是1萬米,理論上是萬里無雲的,但熱帶輻合帶氣候變化多端,出現的雷雨雲可以高達1.5萬米,民航客機無法爬升越過。
熱帶輻合帶氣壓低,是因為那兒是東北信風(貿易風)和東南信風匯合之處,冷暖空氣相遇後,因赤道區域陽光直射,令水氣遇熱大量蒸發上升,形成大量暴風雨雲。其他乾燥和較清涼的空氣則向兩極移動,到了南北緯30度左右再度沉降,形成氣流循環。一名氣象學家形容,當南北半球兩股信風相遇時,信風移向上方,「就像交通意外中的汽車被撞起」,形成強烈風暴。
專家指理論上客機應已習慣穿越熱帶輻合帶,皆因雷達系統應可指示機師在雷雨雲間的夾縫穿過,又或爬升避開風暴最猛烈地帶。但氣象學家拉斯納(Pierre Lasnais)補充,熱帶輻合帶有時還會出現「迷你旋風」現象,飛機要面對時速200公里的猛烈上升氣流及大如網球的冰雹襲擊,最壞情是飛機穿洞,艙壓急跌,造成空難。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