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蓋特納的新救市方案旨在清除栓塞金融運作的「毒資產」,成功與否將端視私人機構願不願意參與其事,關鍵當然是增加其贏面。(法新社圖片)
美國財長蓋特納(Tim Geithner 1961- )在上任後第五十六天(他說度日如年,那像是五十六年了),公布為數達五千到一萬億美元、針對所謂「毒資產」(toxicassets )的新救市方案。華爾街對此雀躍不已,道瓊斯指數即時彈升近7%。倘能得到私人機構的參與支持,方案不難是金融海嘯的轉捩點。
資金是經濟的血液。當下金融運作陷於癱瘓,基本原因之一,是大小金融機構為「毒資產」——包括斷供的樓房按揭及了無成交的金融衍生產品——拖累,凍結借貸。這便猶如一個人的血管為血塊栓塞,血液不流通,以致器官缺氧而中風癱瘓。急救之道是「通波仔」,清除血塊,恢復血液運行。這也正是新方案的精神所在。
新方案如何對付栓塞金融系統的「毒資產」?主要是透過公私各佔一半股權的投資基金收購這些資產,幫大小金融機構甩掉沉重的「有毒」包袱(金融衍生工具「有毒」,因為其結構複雜、難以定值,令擁有這些資產的機構有隨時「爆煲」之虞),讓他們有條件恢復放貸。整體而言,這個取向正確。
爆發金融海嘯之初,布殊政府事實上亦提出類似的方案,後來改弦易轍,放棄收購「毒資產」轉而直接注資金融機構補充其資本。有此一變,主要顧慮是官家無從為「毒資產」合理定價,由是不難蒙上貴買賤賣資產的罪名。
為了避免這個陷阱,新方案將由公私共同擁有的基金收購「毒資產」,經營運作則由私人基金經理全權主理。為求定價合理,將分別成立五個基金,競投資產,以降低賤賣的可能性。政府擁有基金的一半股權,他日資產有幸升值,庫房可以分享利潤。
新方案顯然脫胎自八十年代末,為了對付「儲蓄信貸社危機」(Savings and Loan Crisis )而成立的「解決危機信託公司」(The Resolution Trust Corp )。這間公司當時收購了七百四十七間信貸社,為數達3,940 億美元的呆壞賬,六年後將之全數變賣。
蓋棺定論,信託公司無疑化解了那場危機,可也招來賤賣資產的非議——美國納稅人最終為那場危機賠上了1,246 億美元。然而那個時候金融機構尚未信譽破產,故此這些非議沒有形成足以威脅信託公司運作的政治壓力。
現今金融機構公信力蕩然無存,再加上AIG 花紅事件帶來了極大的政治反彈,私人機構是否願意參與救市,令人存疑。說到底在新方案下私人機構既要出錢,又要出力——收購、經營、伺機變賣「毒資產」。贏面本來已經不是百分百了,有幸獲利,則又不難招惹「發國難財」的攻擊。不多給甜頭,誰又會願意冒這個險?
救市之難,難在技術可行的方案政治上未必接受得來。蓋特納的方案取向正確,要成功則還得克服政治壓力,增加私人機構的贏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