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資訊分享] $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

過千名雷曼苦主週日由銅鑼灣開始遊行,聲討政府處理雷曼事件過慢。

雷曼迷債爆煲至今已經半年,事件可謂一波三折,由立法會鬧到美國法庭,至今仍未平息。
但勢估唔到,原來毒債風暴第二波即將殺到,皆因除了雷曼之外,本港仍有多間投資大行發行了類似的產品,金額估計高達八十億元。
這批第二浪毒債,雖然發行商依然存在,但並不等於沒事,其實大部分已奄奄一息,二手價格亦大插水,部分更暴跌九成九。換言之,市場早已視之為垃圾,賣出亦幾乎渣都冇。

精明債券的廣告章程,大力標榜與之掛$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1的公司如何穩健,但從沒提及買入過百間公司的CDO ,冧了不少保守投資者落疊。

五十多歲的陳女士擔心精明債券會突然爆煲,令其退休金輸清光。

解構毒債
毒債其實是信貸掛$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2票據,就以精明債券系列五為例,投資者並非買入$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3豐、地鐵等公司的債券,而是跟大行對賭其信貸狀況。若這些公司其中有一間破產、不能按時還債或須進行債務重組,投資者便渣都無。
除此之外,毒債後來再度演變,還包括了身為金融海嘯元兇的CDO ,一旦CDO 跌價,投資者一樣血本無歸。

本週日,逾千名雷曼苦主發起歷來最大規模的遊行,由於大部分人是長者,部分更是坐輪椅撐足全程,因此進度緩慢,從銅鑼灣起步行到中環金管局總部,竟花上三個多小時。雖然舉步維艱,但遊行人士仍抖擻精神,沿途高呼「政府無良」、「還我血汗錢,還我公道」等口號,批評政府包庇銀行。
自去年九月雷曼倒閉至今,即使陸續有投資者跟銀行達成和解協議,但從雷曼引發的毒債風波,牽涉金額高達一百二十億元,肯定還有大把手尾跟。而且除雷曼毒債外,由其他投資銀行發行的類似產品,儼如計時炸彈,分分鐘爆煲!
精明債券唔精明
像有份參加遊行的陳女士,○五年經中信嘉華銀行,豪擲五十萬元買入精明債券系列五,希望穩賺利息。這款「債券」由大摩發行,與中國政府、$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4豐、地鐵及星展等穩如泰山的政府或機構的信貸狀況掛$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5,每半年派息一次,年息高達六釐八,為期五年。
雷曼破產之後,陳女士還以為事不關己,皆因精明債券既非雷曼發行,亦沒有跟雷曼的信貸掛$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6。惟隔了數個月,她才收到銀行的通知信,指其手上的「債券」市值大跌,賬面價值只剩十八萬元,「通知書話我買的債券,原來屬於高風險,之前職員都唔係咁講,佢話掛$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7的公司都好穩陣,我一直覺得銀行好有信譽,估唔到會呃我!」
收到這噩耗後,她恍如晴天霹靂,連忙趕到銀行問個究竟,但始終無人回應,令她相當無奈,每晚更擔心至失眠。無計可施的她,惟有加入剛過去的雷曼苦主大遊行,用腳表示抗議。
精明債券的CDO ,內含百多家歐美公司,其中包括已被政府接管的冰島銀行Landsbanki 。(路透社圖片)

$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8

去年九月雷曼兄弟宣布破產,直接引發一場迷債風暴,至今尚未平息。(張國慶攝)

$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9

八十億元毒債待爆
原來,香港一直有多間大行發行玩法相似的毒債,只是雷曼發行金額較多,加上宣布破產,事件才備受外界關注,卻令其他發行毒債的機構易於隱藏在抗議聲中。
根據證監會的資料,截至今年一月底,本港共有約二百億元的迷債產品,撇除由已爆煲的雷曼發行的毒債,尚有約八十億元毒債,由多間國際大行合力炮製出來。其中曾強調沒沾手銷售雷曼迷債的$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10豐,亦曾發行類似的產品,只是其名稱比較收斂,沒有像雷曼、星展及大摩般以「債券」名稱來掛羊頭賣狗肉。
例如大摩○四年開始發行的精明債券,至今推出二十二個系列,當中與雷曼直接掛$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11的系列十至十二,由於雷曼倒閉,觸發了違約,投資者結果輸清光。
而大摩剩下的精明債券,消息人士表示總值約十二億元,雖然尚未爆煲,但已命懸一線。其中陳女士購買了的系列五,二手價格跌了七成半,已算表現不錯;最悲壯的系列十五,截至本月十三日為止,市價跌了九成九以上,形同廢紙,買了絕不「精明」。

$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12

八大行齊發毒債

設高息CDO 陷阱
這類疑似「債券」,即使發行人沒有像雷曼般爆煲,也同樣危危乎;箇中的玄機,在於其抵押品身上。
以往投資者買入這類「債券」後,發行人會將所得資金,全數買入傳統金融資產作抵押品,當中以穩陣保本為主,例如買入貨幣基金,甚至自己發行的債券等。有前投行高層說:「雷曼迷你債券的抵押品,好多真係雷曼自己發行的債券,其實好合乎邏輯,因為佢覺得自己的債券一定唔會走數,佢唔係想跣你。」
惟後來市場息口每況愈下,加上各大行加入競爭,令產品要推高息口吸引投資者;以往靠穩健產品作抵押,利息變得不再吸引,因此除與數間穩陣的企業信貸掛$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13外,大行還買入身為金融海嘯元兇的各類高息合成抵押債務證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簡稱CDO )作為抵押品,以高息吸引投資者落疊。
火燒連環船
但這些CDO 結構相當複雜,本身也買了動輒過百間良莠不齊的公司的信貸評級。若CDO 內有若干數目的公司出事,投資者便會損手,甚至有機會血本無歸。
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企業接二連三倒閉,細小的金融機構爆煲實屬平常。以精明債券系列十五為例,其抵押品與一百二十一間公司的信貸掛$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14,當中大部分是北美和歐洲公司,包括已遭政府接管的美國兩房,以及冰島的兩大銀行。幸而其爆煲數字尚未觸及保險線,故去年底仍有息派;只要這百多間公司以後相安無事,投資者到期後仍可取回全數本金。但其二手價格至今已暴跌九成九,足見風險極大,市場已視之與廢紙無異;即使投資者願意止蝕,惟發行人大摩亦沒義務進行回購。
根據其CDO 文件,若再有五間公司爆煲,精明債券系列十五的投資者,會開始損失本金,若超過六家公司再出事,甚至會損失全部本金。有業內人士看過這些公司的組合後,直言現時情況已極為危險:「呢百幾間公司,背景同業務都相當類似,一爆起上來,隨時十幾廿間一齊爆,真係好危險!」
當中較高危的,是被穆迪選入債務違約高危名單的福特汽車,評級只得Caa3 ,代表隨時爆煲。

$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15

精明債券如同垃圾
註:以上僅列出以港元結算的精明債券資料;系列10 至12 與雷曼掛$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16,已經爆煲;其餘系列資料不詳。
爆煲公司數目有小數位,皆因部分公司爆煲之後,尚有剩餘價值,所以不當一整間公司計算。
來源:大摩網頁(http://morganstanley.com/octavenotes
在立法會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自雷曼爆煲後才得知迷債的存在,惟其太太胡翠萍(右)於大摩任職高層,其說法受到質疑。(《蘋果日報》圖片)

$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17

身為行內人,亦誤踩毒債陷阱的朱先生非常勞氣,「份債券比銀行存款多嗰少少息,真係唔抵!」(關永浩攝)

$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18

毒債風暴主要在香港及新加坡發生,有投行高層解釋:「在亞洲,呢兩個地區對結構產品的興趣較大,自然吸引發行商做生意。」(何少忠攝)

$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19

新加坡已爆煲
事實上,大摩在新加坡也有發行類似產品,名為Pinnacle Notes ,其中系列九及十,早於去年十一月宣布死亡,原因正是CDO 中有五家公司出現破產,或出現無法還債,評級便由「AAA 」跌至「CCC_」,投資者頓變血本無歸。
換言之,買入這些毒債,除了與廣告章程上列明的數間著名公司掛$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20外,還要額外承擔百多間公司的信貸風險。最離譜的是,由於發行人從投資者手中取得資金之後,才會買入這些CDO 作抵押品,因此到底這百多家公司是何方神聖,投資者事前根本無從得知。
而廣告章程上,只是一味強調港人耳熟能詳的公司如何穩健,以博取信任,對於CDO 的風險,卻僅以附注上的細字略作說明「有可能買入CDO 」。
遊行當日,在終點金管局前擺放了本港多名財金官員的不倒翁,讓示威人士洩憤。(《蘋果日報》圖片)

$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21

證監會本週開始贊助電視台搞遊戲節目,藉此宣傳投資知識,但卻沒好好審視投資產品。(《蘋果日報》圖片)

$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22

行內人也中招
被這些廣告章程誤導的投資者,不單是目不識丁的公公婆婆,甚至連數口極精的業內人士也中招。
朱先生任職金融工程師,專為投資銀行設計電腦程式,以計算各類股票掛$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23票據的價值;以往他用一半身家投資股票,其餘則作定期存款,惟○六年底,存款息口低迷,中銀職員游說他認購精明債券系列十五,標榜與$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24豐、渣打、星展等六家公司的信貸掛$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25,年息高達五釐三。他見派息吸引,便毅然投資了四萬元,「佢寫到明同$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26豐渣打掛$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27,心諗肯定穩陣,實冇死啦!」
對票據產品見慣見熟的他,想不到也看漏了CDO 的風險,直至去年底收到中銀的死亡通知,提及CDO 內的兩房及冰島銀行出現信貸問題,他才恍然大悟,「我問咗好多做投行的朋友,先至搞清楚係咩一回事。而家得番兩條路走,一係等死,一係賤價向大摩沽出債券,但同樣都係悲劇收場。」
根據發行章程,發行人買入CDO 後,應在合理時間內,向投資者提供相關資料,惟朱先生說:「出事之前,根本冇收過任何資料。」但一名現職的投行高層辯駁:「由於我們不會直接跟客人接觸,所以有關工作,要依賴分銷銀行。其實投資者一直都可以向分銷銀行取得CDO 的資料。」
證監無能
但記者查看眾多銀行推銷毒債的廣告章程,從沒提醒投資者要主動向分銷銀行取得CDO 資料,科大經濟系教授雷鼎鳴直言:「一般散戶又點識得自己去嗱額外資料睇,銀行賣出產品後,應該有售後服務,主動提供資料先啱。歸根究底,咁複雜嘅產品,根本唔應該賣俾一般投資者。」
直至去年十二月,大摩才懂得補鑊,設立精明債券的專屬網站,主動披露所有CDO 文件,供公眾參閱。至於其他發行商仍然諱莫如深,究竟毒債買了什麼CDO ,甚至現時價格多少,也一概是謎,透明度近乎零。
投資者矛頭除了指向大行及銀行外,還指向負責審批金融產品的證監會。本刊於上週致電證監會,詢問有關毒債於市場上的最新總金額,惟其發言人一味推說不知,並住記者自行向發行商查詢,「發行商無責任同證監申報發行量,如要任何資料,都應該問番發行商。」至於被問到何以容許發行人買了一大堆CDO 後,不用向投資者說明,證監會只強調監管已經充足。
港澳研究中心主任蒯轍元,早前撰寫關於本港金融監管的研究報告時,無意中發現毒債的隱藏危機,亦看不過眼,「我覺得問題較嚴重,想提醒證監會。由雷曼迷你債券到精明債券,已經不是單一的監管失誤,而是香港金融監管系統的失職。」
雷曼迷債事件簿
15/09/08  有百年歷史的雷曼兄弟申請破產。
16/09/08  香港有過百款雷曼結構產品暫停買賣,包括認股證、迷你債券等。
26/09/08  金管局調查廿一家參與銷售迷債的銀行。
28/10/08  星展公布雷曼相關Constellation 結構性零售債券贖回價,逾九成餘額為零。
15/01/09  金管局公布銀行與雷曼苦主達成和解的個案約一千五百宗,涉及十八間銀行,總額逾六億元。
22/01/09  新鴻基投資服務公司同意以原價回購迷債,涉及款項約八千五百萬元。
20/02/09  立法會調查雷曼迷你債券小組委員會首次聆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雷曼爆煲後,才得悉香港有出售雷曼迷債。
12/03/09  七名雷曼苦主入稟美國法院,向美國$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28豐銀行及雷曼索償一百二十四億元。
15/03/09  逾千名苦主遊行,批評政府及金管局未能助投資者討回損失。

$80億黑洞 迷債第2波殺到圖片29

雷曼爆煲後,作為中間人的新鴻基金融為了補鑊,願意以原額回購相關產品。圖為新鴻基金融資產管理部行政總裁李建平。(《蘋果日報》圖片)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要投資,先求知.

不求知,便投資.好低b,食硬c!
簡單就是美,投資可以很簡單
http://www.hkheadline.com/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LSSG2KCC3K119602&id=138824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