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理財第一波:不要依賴公積金

津貼學校的老師都會參與津校公積金計劃,性質與強積金相似,屬界定供款計劃,即僱員定期供款,回報則視乎投資收益。不同的是,津校計劃內僱員供款是薪金的5%,政府供款則視乎年資,少於10年的政府供款5%,10至15年供款增至10%,15年以上則增至15%。年資越長,政府供款便越多,是長俸以外另一個吸引的退休金計劃。

政府供款按年增
計劃在其07年的年報顯示,供款人36738人,於07年8月31日資產約604億元。到08年8月31日,供款人44769人,資產約567億元,一年間少了37億元,這可能不是最壞的數字,因只計算至8月底的狀況。以簡單的除數計算,每名供款人可取回約127萬元。當然,事實上有些人因年資長及薪酬高會取得較多,有些較少。如果教了近40年書,一般都有數百萬元,算是不錯的計劃。與公務員一樣,在工作期間沒有理財上的大失誤,退休前已把物業供完,退休生活一般不成問題。是否沒有風險?當然不是。與其他人一樣,長壽是一個風險,越長壽生活水平便越低,除非有好的投資回報去抵銷。再者,退休時遇上金融動盪,取回的金額隨時少兩三成,退休水平因而下降。我建議不要只依賴公積金去支持退休生活,因取回的金額、自己的年齡都是變數,加起來便是很大的變數。而且在工作期間沒有好的投資習慣,退休時取回一筆款項便會不知所措,投資回報不斷減少,追不上通脹之餘,更可能連本金也保不了,因此要養成好的投資習慣。

投資忌過份集中
年報顯示有兩家投資經理所管理的資產,佔總資產約16%及13%。風高浪急,萬一倒閉了是否可取回投資金額?我在年報中找不到答案。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mailto:simonsplee@gmail.com

 
理財第一波:不要依賴公積金圖片1

津校教師任教40年,一般都有數百萬元公積金。 資料圖片

理財第一波:不要依賴公積金圖片2

李兆波
from http://appledaily.atnext. ... art_id=12063124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