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第一個交易日,恆生指數上升超過600點,在「粉飾櫥窗」沒有出現的時候,似乎「1月效應」或可出現。不過,單是上周五的表現,是否就可以代表一切?如果拿過去8年的數據作參考,港股每年第一個交易日如果可以紅盤高收,那麼港股那一年度通常都會有好表現。不過,如果將時間延長至10年,則1999年及2000年港股首天的表現,跟全年的表現卻出現相反的情況。由此可見,首天的表現,其實不代表甚麼。
港股受資金緊絀影響
事實上,金融機構的問題,似乎至今仍未解決,這可以從匯控(005)及恆生(011)近日上調手續費可以看到,銀行仍為如何增加資金而感到煩惱。所以資金緊絀的問題,仍會影響港股的表現。當然,投資者可能會覺得,短期港股走勢可以看高一線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由於奧巴馬即將上任,所以短期美國可能會推出更多救市的方案。不過問題是當所有投資者都有了此憧憬的時候,驚喜就不會出現。反而投資者應該小心的是萬一奧巴馬上場前後,沒有任何救市方案推出,又或者推出的方案沒有太大驚喜,投資者很可能會趁機沽貨,所以奧巴馬效應,不應有過份的期望。
工業股升浪不會太長
另一個令投資者對港股存在憧憬的原因,是大家都相信內地短期會推出救市方案,不過投資者要留心,中央近日已推出了不少救市方案,惟對股市帶來的刺激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是內地投資者仍然擔心今年上半年是大小非解禁高峯期,這或會對股市帶來極大的壓力。故此,「1月效應」是否會出現,其實仍有很多變數,如果以技術性分析,恆指如果短期未能突破15700的關口,那恆指的反彈浪已完結的想法,仍然沒有任何錯誤。而且,上周五港股上升,成交其實未能配合,所以技術形態的確並不理想。當然,恆指走勢仍然不明朗,並不代表個別股份走勢不可以看高一線,如工業股周五被追捧,相信短期仍然可以繼續上試高位,如富士康(2038)、創科(669)等,升勢應不會只是一日而已,不過投資者要留心,這些股份今年的盈利仍會有倒退的壓力,故此這些股份的升勢,只屬短暫性,同時近日的升勢只是由於之前過份被拋售,所以不要對工業股有太大的憧憬。陳永陸
from
http://appledaily.atnext. ... art_id=12049305